下面為2011年9月某地區(qū)地質(zhì)災害、氣象等級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6 -7題。

6. 圖中反映的主要地質(zhì)災害是(       )

A.滑坡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

C.火山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

7. 甲、乙、丙三地地質(zhì)災害氣象等級高于周圍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質(zhì)構造活躍,地形破碎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C.河流眾多,河道彎曲,排水不暢  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勢起伏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材料,請根據(jù)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1985 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緯62°12′59″,西經(jīng)58°57′52″處.1989年2月26日又在東南極大陸普里茲灣邊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其坐標為南緯69°22′24″、東經(jīng)76° 22′40″.到1992年中國已先后開展了9次南極科學考察.此后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極內(nèi)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西南方向約7.3公里建立了中國南極昆侖站,其坐標為南緯80°25′01″、東經(jīng)77°06′58″.這也是中國首個南極內(nèi)陸考察站.
材料二: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自2011年10月29日從上海(約北緯32°)啟航,先后于1月初抵達中國南極中山站和長城站,三次?客飧圻M行油水和物資補給,總航行2.84萬海里,歷時163天.此外,“雪龍”號先后四次成功穿越西風帶,冰區(qū)航行3900余海里,并于2012年4月8日平安返回上海.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中國南極考察站--中山站位于長城站的
東南
東南
方向;昆侖站位于中山站的
東南
東南
方向.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出發(fā)開往南極時,圖中地球公轉的位置是
CD
CD
之間;最終返程回到上海時,地球公轉的位置是
AB
AB
之間.
(3)根據(jù)已學過的知識分析,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從上海出發(fā),到到達南極中山站時,考察隊經(jīng)過了
4
4
個溫度帶,依次是
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南極考察隊在登陸南極考察站時,當?shù)卣幱诘厍蚬D時產(chǎn)生的
極晝
極晝
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日本、俄羅斯兩國圖,回答下面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俄羅斯的氣候特點是
 
.日本地處季風氣候區(qū),北部為
 
氣候.
(2)日本和俄羅斯的工業(yè)都很發(fā)達.但工業(yè)區(qū)的分布卻有很大差異.日本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
 
地區(qū);俄羅斯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
 

(3)俄羅斯的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原因
 

(4)摩爾曼斯克是
 
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每年冬季有一段時間會出現(xiàn)
 
 (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
(5)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仙臺港東130公里處發(fā)生里氏9級強烈地震.請解釋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由此次地震引發(fā)的核泄漏將會對俄羅斯
 
洋沿岸的城市產(chǎn)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shù)貢r間(東九區(qū))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事故.
精英家教網(wǎng)
(1)此次地震發(fā)生時北京時間為3月11日
 
,震中位于
 
島附近的
 
洋海域.
(2)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是
 
(填寫圖中字母及板塊名稱).
(3)日本處于
 
板塊與
 
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4)日本工業(yè)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瀨戶內(nèi)海沿岸的好處是
 

(5)當?shù)卣鸢l(fā)生時,你認為下面應急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躲到課桌下面   B.躲到空間狹小的洗手間里
C.乘電梯逃生     D.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等軟物體保護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