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嘉銘同學在周末隨父母游覽門頭溝定都閣前,使用戶外助手App時的一張即時截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定都閣的經緯度約為( )
A.東經116度,北緯40度
B.東經40度,北緯116度
C.西經116度,北緯40度
D.東經116度,南緯40度
【2】停車場位于定都閣的( )
A.北方
B.東南方
C.西南方
D.南方
【答案】
【1】A
【2】D
【解析】
根據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沒有特殊標志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圖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進行分析解答。
【1】經度的劃分是以本初子午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向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向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度的劃分是以赤道(0°緯線)為起始線,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南是南緯,用“S”表示,赤道以北是北緯,用“N”表示,據圖中定都閣的經緯度描述可得,該地的經緯度大約是東經116度,北緯40度。故選A。
【2】根據“自北向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停車場位于定都閣的南方向。故選D。
考查利用經緯度定位及方向的判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某班同學利用地球儀進行了探究活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某同學想用線繩量算赤道的長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線繩( )
A.水平繞地球一圈B.連接地軸的兩端
C.通過地軸兩端,繞地球一圈D.在距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位置垂直地軸繞地球一圈
【2】關于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經線的形狀為圓形B.緯線長度都相等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D.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3】本初子午線是( )
A.東西半球的分界線B.國際日期變更線
C.0°經線D.180°經線和0°經線圈
【4】經緯網的主要作用是( )
A.確定海拔高度B.確定地點位置
C.確定資源分布D.確定人口分布
【5】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時,應面向地球儀( )
A.順時針旋轉地球儀B.從右向左撥動地球儀
C.從左向右撥動地球儀D.手持地球儀繞桌子一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活雷鋒”“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從他們身上,我們對責任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下列對責任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
B.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相同的責任
C.人人盡到責任,才能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D.人人盡到責任,才能共享美好的社會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下列能體現“對自己負責”的是( )
A.小麗在家總是借口作業(yè)多而不做任何家務
B.碰到學習上的困難小東經常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C.每次做眼保健操時小明都會抓緊時間趕做作業(yè)
D.小華參加活動時經常失約,事后總說“臨時有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稱:①___________山脈;②_______山脈B________高原;C_________盆地。
(2)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________,A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___牧區(qū),其發(fā)展畜牧業(yè)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________,D地區(qū)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______工業(yè)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有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之分,還有陸半球和水半球之分。下圖為陸半球與水半球的劃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東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C.陸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D.任意半球海洋面積都大于陸地面積
【2】下圖中能反映世界海陸分布比例的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八年級(3)班值日生小雨和小萌為趕著去看自己偶像的演唱會,沒有打掃課室就走了。對于她們的行為,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A.她們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
B.她們的行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C.她們要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tài)度
D.她們的行為已產生嚴重的社會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