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丁代表四大洋,它們分別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D.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溝通甲大洋與乙大洋的航海要道是
A.馬六甲海峽 B.麥哲倫海峽
C.白令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3】圖中數(shù)字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脈依次是
A.落基山、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
B.安第斯山、落基山、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
C.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
D.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
【4】依據(jù)板塊運動學說,碰撞擠壓形成圖中②山脈的兩個板塊是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
C.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
D.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答案】
【1】C
【2】A
【3】D
【4】B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中甲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乙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丙大西洋也跨南北半球,形狀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丁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北岸之間,被海冰廣泛覆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故選C.
【2】馬六甲海峽溝通乙太平洋與甲印度洋,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故選A.
【3】讀圖可知,圖中①是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②是亞洲南部,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③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④是南美洲西部,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故選D.
【4】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各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由喜馬拉雅山脈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②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地球公轉產生了( )
A. 晝夜的交替 B. 晝夜現(xiàn)象
C. 四季的變化 D. 日出日落
【2】圖中A表示的北半球的節(jié)氣是( )
A. 夏至日 B. 春分日 C. 秋分日 D. 冬至
【3】當?shù)厍蚬D到圖中C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
A. 赤道上 B. 北回歸線上
C. 南回歸線上 D. 3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題
讀歐洲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A—B—C三城市自西向東( )
A.降水量越來越多 B.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
C.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大 D.降水越來越集中在冬季
(2)綜合A、B、C三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歐洲西部____________候分布范圍最廣的地區(qū),這里盛產多種經濟作物,是歐洲亞熱帶 的主要產區(qū)。
(3)本區(qū)國家從中東地區(qū)進口石油,不可能經過的是( )
A.蘇伊士運河 B.馬六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非洲南端好望角
(4)A、B、D自西向東由于距離海洋越來越遠,氣候逐漸過渡到D____________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圖中A山頂與D地的相對高度約為___米。
(2)量得C、D之間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則C、D之間的實地距離是_____千米。
(3)圖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_。
(4)從E點爬到山頂A和從C點爬到山頂A,比較省力但費時的是從_____點爬到山頂A。這是因為_________。
(5)該地的地形屬于_____(類型),如果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最易出現(xiàn)的地質災害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