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我國各類自然資源,不僅比例構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讀“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的比較表”,回答14~15題。
水資源(%) | 耕地資源(%) | |
北方 | 20 | 60 |
南方 | 80 | 40 |
14.我國水土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15.下列做法能夠有效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并且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的是 ①增加地下水開采量 ②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減輕地表水體污染 ③直接利用工業(yè)和生活污水灌溉農田 ④改變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滴灌技術 ⑤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⑥推廣節(jié)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達到13.7億;卮12~13題。
12. 這次人口普查,少數民族人口大約占8.49%。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東部地區(qū) B.中部地區(qū) C.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 D.西部地區(qū)
13.這次人口普查表明,大陸31個。▍^(qū)、市)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間,人口凈增長7390萬人,較1990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人口凈增長減少了約5600萬人,這表明
A.人口大量遷移到了國外 B.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
C.人口死亡率升高 D.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到了較好的執(zhí)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我國山河壯美,地形復雜。讀“我國沿32°N緯線地形剖面圖”,回答9~10題。
9.圖中序號①②③④地形區(qū)中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關于我國地形、地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南高北低 B.山區(qū)面積較小 C.地勢西高東低 D.地形以平原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2年11月5日,中國第二十九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廣州市出發(fā),奔赴南極。此次南極科考總航程預計歷時162天。作為這次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將進行選址;卮7~8題。
7.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 此時是南極的暖季,白晝長 B.此時南極最為寒冷,冰層堅硬,地基牢固
C.此時南極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選址 D. 此時南極出現極夜現象,風雪小
8. 保護與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南極洲,下面哪一項做法是正確的
A.建設居民點,大量移民 B.南極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應大力開采
C.可以大規(guī)模捕鯨,豐富食物資源 D.各國加強合作,履行《南極條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3所示區(qū)域為長期的熱點地區(qū),回答5~6題。
5. 該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其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qū) B.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C.紅海及其沿岸地區(qū) D.里海及其沿岸地區(qū)
6.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密切。下列屬于該地區(qū)傳統民居的描述是
A. 高腳屋—涼爽、防潮 B.墻厚窗小—防曬又涼快
C.輕質木材作為建筑材料—防震 D.窯洞——冬暖夏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2為“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3~4題。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亞洲的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qū)是
A.亞洲的東部、南部 B.亞洲的北部、東部 C.亞州的南部、西部 D.亞洲的東部、西部
4.圖中M點人口稀疏,原因是
A.該地區(qū)位于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
B.該地區(qū)位于氣候潮濕的熱帶雨林地區(qū)
C.該地區(qū)位于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
D.該地區(qū)位于地勢高俊的高原山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1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1~2題。
1.今天(6月15日),太陽的運行在圖中所示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冬至日,下列現象在我們臨沂可能出現的是
A.學校執(zhí)行的是夏季作息時間表
B.高溫且雷雨天氣較多
C.學校旗桿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
D.學校旗桿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下面兩幅圖比較,正確的是
A.中國地圖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廣
B.中國地圖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廣
C.北京市地圖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廣
D.北京市地圖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