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濰坊)小蘭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體積數(shù)低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答案】分析:實驗裝置漏氣,紅磷燃燒即使能耗盡裝置內(nèi)的氧氣,外部空氣也會進入裝置測不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將紅磷改為木炭做此試驗時,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木炭燃燒即使能消耗裝置內(nèi)氧氣,但又增加另一氣體二氧化碳,導致裝置內(nèi)氣壓變化不大,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當紅磷的量不足,燃燒時就無法將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 ;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這樣瓶內(nèi)溫度較高,氣壓還沒降低到室溫標準,這樣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
解答:解:A、如實驗裝置漏氣,紅磷燃燒即使能耗盡裝置內(nèi)的氧氣,由于裝置漏氣,外部空氣也會進入裝置內(nèi)也測不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此,實驗裝置漏氣,實驗過程中就會測定的氧氣含量低于 .正確. 
B、由于紅磷的量不足,燃燒時就無法將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1/5,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
C、裝置末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這樣瓶內(nèi)溫度較高,氣壓還沒降低到室溫標準,這樣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 ,也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
 D、將紅磷改為木炭做此試驗時,由于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木炭燃燒即使能消耗裝置內(nèi)氧氣,但又增加另一氣體二氧化碳,導致裝置內(nèi)氣壓變化不大,水倒吸入裝置內(nèi)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積的 ,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對空氣里氧氣含量測定的準確性進行探究,能培養(yǎng)學生慎密的實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4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化學試卷(課改區(qū))(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濰坊)鋁和銅是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重要的金屬.金屬鈦(Ti)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它是2l世紀最重要的金屬之一.
金屬
與鹽酸反應放出氣泡緩慢放出氣泡快無現(xiàn)象
(1)通過金屬與同樣鹽酸的反應現(xiàn)象,可以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______
(2)①高層建筑常采用鋁合金門窗而不采用鐵門窗,原因是______.
②小林同學發(fā)現(xiàn)銅制眼鏡框表面產(chǎn)生少量綠色物質(zhì),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該物質(zhì)為銅銹,又俗稱銅綠,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用你學過的一種常見物質(zhì)--(填名稱)通過化學反應幫小林同學除去銅銹.
(3)鈦和鈦合金廣泛用于火箭、航天飛機、船舶等,即使把它們放到海水中數(shù)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這說明金屬鈦具有很強的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4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化學試卷(課改區(qū))(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4?濰坊)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從海洋中可提取許多重要物質(zhì).請你參與下列探究活動并完成有關問題:
(1)我市某鹽場測得:①海水含NaCl約為3.5%(即指溶質(zhì)氯化鈉的質(zhì)量占整個溶液中質(zhì)量的百分比為3.5%,下同),②在海邊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約為8%.曬鹽最好選擇(填序號)作原料,理由是.
(2)關于曬鹽原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氯化鈉蒸發(fā)出來
B.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fā),析出鹽
C.降低溫度使氯化鈉析出
D.日光照曬后,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
(3)曬鹽后得到的母液(又稱鹵水)中含有氯化鎂(MgCl2)、硫酸鎂(MgSO4)和氯化鉀(KCl)等物質(zhì).參照圖中各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從鹵水中提取氯化鉀晶體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將鹵水加熱到60℃以上蒸發(fā)水分后,會逐漸析出(填名稱)晶體,其理由是;
②將①中的晶體過濾后,得到濾液,把濾液降溫至30℃以下,又析出氯化鉀晶體,然后用少量的(填“熱水”或“冷水”)洗滌這兩種晶體的混合物,就可以得到較純的氯化鉀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4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化學試卷(課改區(qū))(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4?濰坊)小華用涼開水養(yǎng)魚,不久魚兒全死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專題突破訓練_初三化學強化系列18(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4?濰坊)小蘭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體積數(shù)低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