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種無色溶液,分別是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酚酞試液中的一種,進行如下的實驗,則可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①分別取四種溶液兩兩混合,只有C和D混合時有明顯的現(xiàn)象.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過量時,有明顯變化.③取②所得所得的溶液,滴加C至過量,整個過程均無明顯現(xiàn)象.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種溶液的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實驗①中發(fā)生的明顯現(xiàn)象是指______;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分析: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酚酞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其他溶液混合無現(xiàn)象,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顯中性的物質,①分別取四種溶液兩兩混合,只有C和D混合時有明顯的現(xiàn)象,則C和D是氫氧化鈉和酚酞,A和B是鹽酸和氯化鈉;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過量時,有明顯變化,則A是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顯中性的氯化鈉溶液;③取②所得所得的溶液,滴加C至過量,整個過程均無明顯現(xiàn)象,則C是酚酞,D是氫氧化鈉溶液.
解答:解:分別取四種溶液兩兩混合,只有C和D混合時有明顯的現(xiàn)象,則C和D是氫氧化鈉和酚酞,A和B是鹽酸和氯化鈉;②取C和D的混合溶液滴加A至過量時,有明顯變化,則A是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顯中性的氯化鈉溶液,B是氯化鈉;③取②所得所得的溶液,溶液中含有酚酞,滴加C至過量,整個過程均無明顯現(xiàn)象,則C是酚酞,D是氫氧化鈉溶液;
(1)A是鹽酸,B是氯化鈉溶液,C是酚酞,D是氫氧化鈉溶液,故填:鹽酸,氯化鈉溶液,酚酞,氫氧化鈉溶液;
(2)酚酞在堿性溶液中會變紅,實驗①中發(fā)生的明顯現(xiàn)象是指溶液變紅,故填:溶液變紅;
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的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變色,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指鹽酸和氫氧化鈉生成氯化鈉和水的反應,故填:NaOH+HCl═NaCl+H2O.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ide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物質的性質結合物質間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銅仁地區(qū))在一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物  質ABCD
反應前物質質量(g)109082
反應后物質質量(g)385614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①A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B和C,②C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B和D,其中C是最常用的溶劑.
(1)請推導出化學式:A
H2O2
H2O2
   B
O2
O2
   C
H2O
H2O
   D
H2
H2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2H2O
 通電 
.
 
2H2↑+O2
2H2O
 通電 
.
 
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元素.已知A元素的單質是最輕的氣體; B元素的一種粒子中有14個中子、13個質子和10個電子;C元素的原子核外三個電子層且最外層有7個電子;D+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請寫出A的元素名稱
氫元素
氫元素
,B的元素符號
Al
Al
,C與D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NaCl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無色溶液,分別是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酚酞溶液中的一種,小張和小李設計并進行了鑒別試驗:
①分別取四種溶液兩兩混合,只有C和D混合有明顯現(xiàn)象;
②取C和D混合溶液,滴加A只過量時,有明顯現(xiàn)象;
③、谒煤羞^量A混合溶液,滴加C至過量,整個過程無明顯現(xiàn)象.
小李認為只需要做①組實驗;小張堅持做三個全部完成.
你同意
小張
小張
 同學的方案.
(1)下列溶液分別是:A
鹽酸
鹽酸
B
氯化鈉
氯化鈉
C
酚酞
酚酞
D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

(2)寫出上述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們之間有下列轉化關系:
①A+O2
點燃
B  ②B+H2O→C  ③C→B↑+H2O  ④B+Ca(OH)2→D↓+H2O  ⑤D+HCl→CaCl2+B↑+H2O
(1)通過上述信息寫出A、B、C、D的化學式:
 

(2)請完成④所示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