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化學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⑴ 出行使用電動自行車,有利于減少環(huán)境污染,電動自行車行駛時電池將__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
⑵ 建筑外墻的復合保溫材料采用鋁合金鎖邊,金屬鋁耐腐蝕是因為__________。
⑶ 絲織品等深受人們的喜愛,如何把它們和化纖制品區(qū)分開? _________。
⑷ 長期飲用硬水對人們健康不利,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⑸ 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yè)上生產尿素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答案】 化學 鋁在常溫下就會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種致密而結實的氧化物保護膜 取樣,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的為絲織品,另外一種為化纖制品 煮沸 2NH3+CO2 H2O+CO(NH2)2
【解析】(1)出行使用電動自行車,有利于減少環(huán)境污染,電動自行車行駛時電池的化學能轉化電能再轉化為機械能;
(2)金屬鋁耐腐蝕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被氧氣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形成自我保護膜;
(3)區(qū)分纖維時常用灼燒法,灼燒時,能夠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的是絲織品,不能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的是化纖制品;
(4)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加熱煮沸;
(5)由圖可知,一定條件下,氨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尿素,化學方程式為:2NH3+CO2 H2O+CO(NH2)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對KClO3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進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熱條件下,用下圖裝置完成表中實驗:
編號 | KClO3質量/g | 催化劑 | 催化劑質量/g | 收集50mLO2所需時間/s |
實驗1 | 5 | - | - | 171 |
實驗2 | 5 | MnO2 | 0.5 | 49 |
實驗3 | 5 | Fe2O3 | 0.5 | 58 |
實驗4 | 5 | KCl | 0.5 | 154 |
(1)設置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
(3)寫出KClO3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實驗1和實驗4可知,KCl____(填“有”或“無”)催化作用。維持加熱條件不變,用實驗1再繼續(xù)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時間明顯少于171s,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
(5)要比較KClO3分解反應中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除了測量收集50mLO2所需時間外,還可以測量相同時間內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回答:
(1)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取,你認為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改進后繼續(xù)實驗,并與裝置C組合制取并收集,待收集完后,先從水槽中取出導氣管,再停止加熱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制取,化學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該裝置與E裝置組合來收集,檢驗其中是否集滿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無毒氣體的密度是空氣密度的59倍,且極難溶于水,在空氣中不易變質,則該氣體不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___。
(4)氧氣可采用C裝置收集并采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哪些性質?_____________
(5)若將裝置F注滿水用排水法收集,請簡述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科院研制出一種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汽油的方法,其流程如圖所示。(如圖中a、b是兩種起始反應物的分子模型,c、d是最終制得的汽油中所含兩種物質的分子模型)
①物質d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②將15g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充分加熱,待完全反應后稱量剩余物為10.2g,則原混合物中氯酸鉀質量為__________。
③已知甲烷化學式為,乙烷化學式為,丙烷化學式,試推斷丁烷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50g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CaCl2溶液。實驗過程中,生成沉淀質量與加入CaCl2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試計算:
(1)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g。
(2)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最新發(fā)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下面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
B. 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C. 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
D. W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雙吸劑”是一種常見袋裝食品的保鮮劑,能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 等;瘜W興 趣小組的同學在某食品袋中發(fā)現一包“雙吸劑”,其標簽如下圖所示。同學們 對這包久置的“雙吸劑”固體 樣品很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久置“雙吸劑”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氯化亞鐵:Fe+2FeCl3=3FeCl2;
②堿性的 Na2CO3溶液可以與中性的 CaCl2 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作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Ca(OH)2 和 CaCO3。
(定性研究)小明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發(fā)現,試管中固體質量逐漸減少,生成一種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得到淺綠色溶液,他初步判斷:樣品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 Fe2O3。
(實驗質疑)小組同學談論認為上述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 Fe2O3的結論,理由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進一步確定這包久置的“雙吸劑”固體的成分進行如下定量實驗。
(定量研究)取 3g 樣品研碎,并用磁鐵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體 2. 6g,按照如圖流程進行實驗,請回答相 關問題:
(1)操作二、操作三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 I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質化學式,下同);
(3)寫出生成固體Ⅱ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定性、定量研究中現象的分析及有關數據計算判斷,這包久置“雙吸劑”固體的成分中氧化鈣的質量小于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結合上面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對物質成分的研究有時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B在原樣品中加入足量鹽酸有 4 個反應發(fā)生
C定量研究燒杯 C 中的溶質為 NaOH 和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H2C2O4)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生成物中有哪種碳的氧化物?
(猜測)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CO2 | 含有CO和CO2 |
(設計實驗)基于猜想3,依據CO和CO2的性質,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1)觀察到_____(填字母) 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CO2氣體生成。
(2)有兩種實驗現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CO:①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F裝置中_________;②E裝置中出現________的現象;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討論)①裝置B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參照教科書內容,在學校實驗室里完成了以下實驗:稱取5.0g粗鹽(只含有泥沙)進行提純,并用提純后獲得的精鹽(NaCl)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50g,實驗的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請根據信息回答下述問題:
(1) 操作A的名稱是____;
(2) 實驗步驟B為____;
(3) 粗鹽加水溶解過程中用到了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____;
(4)某同學所得精鹽比其他同學要少,原因可能是____;
A 溶解時將5.0g粗鹽一次全部倒入水中后,立即過濾
B 蒸發(fā)時有一些液體、固體濺出
C 提純后所得精鹽尚未完全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學們要學以致用。
(1)小王同學往廚房的純堿中滴加白醋,發(fā)現有氣體生成。此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_________。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確的是(請?zhí)顚懛栕帜福?/span>___________。
A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
B 用汽油或加了洗滌劑的水來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燃氣灶的火焰出現橙色或黃色時,可調小爐具進風口
D 鋼鐵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鍍鉻等方法都能防止鋼鐵生銹
E 用壓縮天然氣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可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3)有一種家用環(huán)保型消毒液發(fā)生器,其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氯化鈉和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Cl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從能量變化角度看,該反應將電能轉化為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