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谑、?谑闹新(lián)考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小明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開展課外實驗。
一星期后,鐵絲銹跡斑斑。請回答:
(1)他還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
(2)鐵絲生銹的原因是什么?
(3)防止鐵制品生銹的一項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20℃時,在盛有 100g 水的燒杯中加入 70g 硝酸鉀,充分溶解后,逐漸升溫(不 考慮水蒸發(fā)的影響),測定不同溫度時剩余固體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
溶液溫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剩余固體質量/g | 38.4 | 24.2 | 6.1 | 0 | 0 |
(1)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_____。
(2)30℃時,所得溶液是硝酸鉀的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該溶液中硝酸鉀 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結果保留到 0.1%)
(3)溫度從 50℃升高到 60℃過程中,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_____(填字母)。
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無法判斷
(4)將 60℃時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能達到目的有_____(填字母)。
a 升溫 b 降溫 c 加適量硝酸鉀 d 加適量水 e 恒溫蒸發(fā)水
(5)某同學要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15%的硝酸鉀溶液,實驗時發(fā)現(xiàn)硝酸鉀已結塊,為 了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填字母)。
A將硝酸鉀研碎 B 用熱水溶解 C 多加一些水 D 用玻璃棒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丁青縣中學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麗同學取該樣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鹽酸,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質量與鹽酸的用量關系如圖所示。(提示:相關反應為Na2CO3+2HCl=2NaCl+H2O+CO2↑)計算當恰好完全反應時:
(1)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克。
(2)此時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丁青縣中學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上滴加稀硫酸時有氣泡產生,則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有_____;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質量_____(填“大”或“小”);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丁青縣中學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處紅色粉末變黑色
B. a處反應為Fe2O3+CO2Fe+CO2
C. b處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可用點燃的方法尾氣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丁青縣中學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大蘿卜中挖一個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飽和食鹽水,過一段時間后將里面的食鹽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食鹽晶體。則食鹽水的質量會
A. 不變,因為倒出的食鹽水還是飽和的
B. 增加,倒出的食鹽水還是飽和的,但加入了食鹽,故溶液的質量增加
C. 增加,倒出的食鹽水不飽和了,加入的食鹽會溶解一部分
D. 減少,因為有一部分食鹽變成晶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江縣里雍鄉(xiāng)中學2019屆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二次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鋼鐵廠購進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1 000 t,可以煉取含雜質4%的生鐵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宜州石別鎮(zhèn)清潭初級中學2019 屆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離子組在強酸性和強堿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