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分別盛有下列固體物質(zhì)的四個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體全部溶解且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分析: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反應后,能得到澄清無色的溶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無色溶液和澄清溶液.記住一些常見溶液的顏色結(jié)合常見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溶解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反應后生成的物質(zhì)呈黃色,故此選項錯誤.
B、鋅跟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溶液,呈無色,故此選項正確.
C、氫氧化鋇與硫酸酸反應會生成硫酸鋇溶液,呈白色,故此選項錯誤.
D、碳酸鈣與硫酸反應會使硫酸鈣微溶而出現(xiàn)硫酸鈣的白色渾濁現(xiàn)象,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掌握常見溶液的顏色和常見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溶解性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海南)甲、乙兩種固體純凈物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在常溫下,先在兩支試管里分別裝入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試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體),再放進盛有冰水的燒杯里(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每年5月底,蘇州市全體九年級學生將參加化學實驗操作考核,抽簽決定實驗操作考核的題目.下列是小林和小芳兩位同學參加實驗考核的部分內(nèi)容,請你參與他們的實驗考核過程.
精英家教網(wǎng)
(一)小林同學抽到的考核題目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現(xiàn)摘錄小林的實驗過程如下:
①選擇適當儀器,組裝成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向集氣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氣瓶底部出現(xiàn)氣泡;
④將藥品平鋪于干燥試管底部,在導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團,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鐵架臺上;
⑤點燃酒精燈加熱,待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
⑥氣體收集完畢,用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從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欲調(diào)整試管高度,應調(diào)節(jié)圖中A、B、C哪個旋鈕:
 
;
(3)步驟②的操作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若裝置無破損,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但導管口仍未產(chǎn)生明顯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在維持原裝置和試劑都不變的基礎上,
 
(填操作方法)才能使右側(cè)導管口出現(xiàn)氣泡.
(4)上述實驗步驟中,可能導致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不純凈(水蒸氣不計)的是
 
;(從①~⑦的序號中選填)
(5)步驟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6)實驗室也常用上述實驗裝置制備甲烷,推測其反應物是
 
(填序號).
A.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   B.Na2CO3固體和水  C.CO2和H2
(二)小芳同學抽到的實驗考核題目是:實驗室制取并驗證二氧化碳性質(zhì).請你針對小芳同學的實驗考核題目和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7)實驗室圖2制備二氧化碳時,燒瓶內(nèi)放的藥品是
 
(填藥品名稱);
(8)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是
 

(9)小芳用圖2制備并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時,在燒杯內(nèi)裝入固體藥品,在分液漏斗內(nèi)加入稀鹽酸,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發(fā)現(xiàn)分液漏斗內(nèi)液體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10)小芳用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進行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比較項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氣大,且
 
收集過程分析 集滿現(xiàn)象:
 
“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CO2的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堿式碳酸鎂密度小,是橡膠制品的優(yōu)良填料.其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探究一】堿式碳酸鎂的制備
堿式碳酸鎂可用復鹽MgCO3?(NH42CO3?H2O作原料制備.取一定量的該復鹽放入三頸燒瓶中,并將三頸燒瓶放在恒溫水浴鍋中加熱(如圖所示),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蒸餾水,開啟攪拌器同時加入預定的氨水,待溫度到達 40℃時開始分解,此時滴加鹵水(氯化鎂溶液)并繼續(xù)滴入氨水,保持10分鐘,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濾出的固體在120℃干燥得到堿式碳酸鎂產(chǎn)品.
回答下列問題:
(1)①攪拌的目的是
反應物充分混合接觸,提高反應速率
反應物充分混合接觸,提高反應速率
;②選擇水浴加熱方式,其優(yōu)點是
反應物均勻受熱
反應物均勻受熱

(2)所得堿式碳酸鎂產(chǎn)品中常檢出有少量Cl-,其原因是混有
NH4Cl
NH4Cl
(填化學式).
(3)設計實驗檢驗堿式碳酸鎂中含有Cl-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①取樣溶解,向樣品溶液中滴加過量稀硝酸.
②再向上述所得溶液加
硝酸銀或AgNO3
硝酸銀或AgNO3
溶液
現(xiàn)象①
產(chǎn)生氣泡
產(chǎn)生氣泡
;
現(xiàn)象②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含有 Cl-
【探究二】定量測定堿式碳酸鎂的組成
300℃
已知:堿式碳酸鎂分解反應方程式為:xMgCO3?yMg(OH)2?zH2O
 300℃ 
.
 
(x+y)MgO+xCO2↑+(y+z)H2O
探究小組利用下圖測定xMgCO3?yMg(OH)2?zH2O組成.

實驗步驟:
步驟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過濾、洗滌并干燥過的樣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驟2:打開活塞K,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稱量相關裝置的質(zhì)量.
步驟3:加熱裝置B直至裝置C中無氣泡產(chǎn)生.
步驟4:
打開活塞K,再次鼓入空氣
打開活塞K,再次鼓入空氣
(請補充該步操作內(nèi)容).
步驟5:稱量相關裝置的質(zhì)量.
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采集了如下數(shù)據(jù):
A.反應前玻璃管的質(zhì)量100.0g
B.反應后玻璃管與殘留固體總質(zhì)量120.0g
C.裝置C實驗后增重9.0g
D.裝置D實驗后增重17.6g
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整套實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如下:將裝置A的左端、裝置E的右端分別接上導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
打開活塞K開關
打開活塞K開關
,對裝置B用酒精燈微熱,觀察,若
若兩端導管口處均出現(xiàn)氣泡
若兩端導管口處均出現(xiàn)氣泡
,則氣密性良好;
(2)如果沒有裝置A,則測定得到的Z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裝置C中的酸為
濃硫酸
濃硫酸
(寫名稱);
(3)根據(jù)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求出堿式碳酸銅(xMgCO3?yMg(OH)2?zH2O)
中x:y:z=
4:1:4
4:1:4
(要求寫出過程).
【交流反思】
(4)如果不稱量裝置C實驗前后的增重,要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x:y:z的值,還可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
樣品的質(zhì)量
樣品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列是初三某合作學習小組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研究過程,請你參與其中.
(一)在實驗制取過程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中燒瓶內(nèi)放的藥品是大理石或
石灰石
石灰石
(填名稱);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達式為是
碳酸鈣+稀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碳酸鈣+稀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
(3)小兵同學在用此裝置制取并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時,在燒瓶內(nèi)裝入固體藥品,在分液漏斗內(nèi)加入稀鹽酸,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發(fā)現(xiàn)分液漏斗內(nèi)液體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分液漏斗蓋子未打開
分液漏斗蓋子未打開

(4)小兵同學用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進行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請幫他完成下表.
比較項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 CO2密度比空氣大,且
不與空氣反應
不與空氣反應
收集過程分析 集滿現(xiàn)象: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的CO2集氣瓶內(nèi)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jié)論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②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較純凈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較純凈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shù)姆磻獪囟戎迫《趸迹?br />實驗一  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nèi)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 1 2 3 4 5
硫酸濃度(%) 15 20 25 30 35
氣體體積(mL) 35 47 55 51 42
實驗二  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
試管編號 A B C D E
溫度(℃) 40 50 60 70 80
現(xiàn)象和
比較
有少量氣泡 氣泡比A號試管多 氣泡明顯比B號試管多 大量氣泡產(chǎn)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 反應激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
請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分析處理以上兩個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1)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
25
25
%.
(2)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
70
70
℃.
(3)除選用適當?shù)臏囟群秃线m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上,應增加
振蕩試管
振蕩試管
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4)你認為該研究小組還可以研究
大理石顆粒大小
大理石顆粒大小
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

(1)寫出下列儀器名稱:a
酒精燈
酒精燈
;b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A,D或E
A,D或E
(填裝置的字母代號),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該反應屬于
分解
分解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堵塞導管影響氣體導出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堵塞導管影響氣體導出
;用D裝置收集氧氣時氧氣集滿的實驗現(xiàn)象是
有氣泡從集氣瓶口往外冒出
有氣泡從集氣瓶口往外冒出

(3)若用E裝置收集氫氣,則氫氣應從
d
d
口通入(填c或d).
(4)F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5)裝置C相對于裝置B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
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6)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shù)姆磻獪囟戎迫《趸迹?br />[實驗一]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分別用裝有5mL不同濃度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細小顆粒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nèi)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 1 2 3 4 5
硫酸濃度 15% 20% 25% 30% 35%
氣體體積/mL 35 47 55 51 42
[實驗二]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細小顆粒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
試管編號 A B C D E
溫度(℃) 40 50 60 70 80
現(xiàn)象和
比較
有少量氣泡 氣泡比A號試管多 氣泡明顯比B號試管多 大量氣泡產(chǎn)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 反應激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
請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分析處理以上兩個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①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
25%
25%
,因為濃度小于或大于此濃度對反應的影響是
生成氣體體積較少
生成氣體體積較少

②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
70
70
℃.
③除選用適當?shù)臏囟群秃线m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上,應增加
振蕩
振蕩
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④該研究小組為了研究
固液接觸面積
固液接觸面積
 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在28℃進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 A B
試管內(nèi)藥品 1g塊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1g小顆粒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現(xiàn)象和比較 有少量氣泡 迅速產(chǎn)生較多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