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zhì)活潑的氣體是
A. 氧氣 B. 氮氣 C. 水蒸氣 D. 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不會造成危害的是
A. 汽車排放的尾氣 B.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 隨意丟棄的廢舊電池 D.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都知道CuSO4溶液呈藍色,那么,你們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藍色嗎?基于初中所學知識,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說明:以下溶液皆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無色.)
(1)思路一:采用歸納法,由具體事實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結(jié)論.
圖一 請比較A,B,C,D,E五支試管中所盛試劑的顏色與所含微粒,進行分析.
①對 A,B,C的分析是:A,B的溶液中均含Cu2+ , 均顯藍色,說明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顯藍色.
②對D,E分析,可以說明,在水溶液中,Na+是無色的.
對A,D的分析是: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顯藍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無色,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離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顯藍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說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顯藍色.對B,E分析同理.
對A,B,C,D,E 還可推理:水是無色液體,作為溶劑,溶解CuSO4、CuCl2等物質(zhì)時,溶液的顏色主要受溶質(zhì)的影響.
(2)思路二:采用加入試劑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法將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觀察溶液顏色是否變化的方法.
如圖二所示的方法是保持溶液中的Cu2+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選擇一種試劑與CuSO4溶液反應,除去溶液中Cu2+ 的存在.其化學方程式是: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切入點研究同一個問題,但總體思路仍然是對比實驗設(shè)計的一般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示意圖為 ,“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學式為( )
A.H2
B.H2O
C.CO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用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
C. 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 用稀鹽酸除去鐵器表面的銹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不符合化學實驗規(guī)則的是
A. 實驗前認真預習實驗內(nèi)容,熟悉實驗步驟和要點
B. 實驗時規(guī)范操作,確保安全
C. 實驗時細致觀察,實事求是地做記錄
D. 實驗后清潔儀器整理桌面,將剩余藥品帶離實驗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并結(jié)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指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② .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 可以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 當觀察到現(xiàn)象時,說明氧氣已收滿;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制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 請寫出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
(4)用收集到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分別完成如圖G,H所示實驗,G中集氣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 H中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紙花顯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是國家發(fā)展的命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1)當前,南海問題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南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請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某未知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X+5O2 4CO2+2H2O,據(jù)此可知:X的化學式為 , 判斷的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推廣乙醇汽油的應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種燃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用玉米、高粱發(fā)酵可以制得乙醇汽油
C.用石油可以制得乙醇汽油
D.汽車使用乙醇汽油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