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在實驗復習課上,某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用碳酸鈉溶液鑒別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請你參與探究并填空: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分別用A、B、C三支試管取三種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A中出現白色沉淀
B中有氣泡生成
C中無明顯現象
 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鋇溶液
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C中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
上述實驗結束后,該組同學將A、B、C三支試管中的廢液倒入同一燒杯中,然后過濾得到濾液①.為確定濾液①的成分,同學們進一步做了如下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2)取少量濾液①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得沉淀和濾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根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①中含有
Na2CO3 、Na2SO4(填寫溶質的化學式)
。3) 取少量濾液②于試管中,
滴入足量酚酞
溶液變紅 根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②中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結論】(4)同學們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濾液①中共含有4種溶質.
【實驗反思】(5)向濾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的目的是除凈濾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對下一步結果產生影響.

分析 本題能使同學們體會到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通過實驗分析可知:分別用A、B、C三支試管取三種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A中出現白色沉淀,B中有氣泡生成,C中無明顯現象,結論是: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鋇溶液,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C中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實驗二中,取少量濾液①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得沉淀和濾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根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①中含有Na2CO3 、Na2SO4;取少量濾液②于試管中,滴入足量酚酞,溶液變紅,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②中含有氫氧化鈉;同學們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濾液①中共含有4種溶質,即Na2CO3 、Na2SO4、NaOH、NaCl;向濾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的目的是:除凈濾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對下一步結果產生影響.

解答 解:(1)通過實驗分析可知:分別用A、B、C三支試管取三種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A中出現白色沉淀,B中有氣泡生成,C中無明顯現象,結論是: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鋇溶液,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C中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故答案為:出現白色沉淀;有氣泡生成;
(2)實驗二中,取少量濾液①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得沉淀和濾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根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①中含有Na2CO3 、Na2SO4;故答案為:Na2CO3 、Na2SO4
(3)取少量濾液②于試管中,滴入足量酚酞,溶液變紅,據實驗現象可知,濾液②中含有氫氧化鈉;故答案為:滴入足量酚酞;溶液變紅;
(4)同學們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濾液①中共含有4種溶質,即Na2CO3 、Na2SO4、NaOH、NaCl;故答案為:4;
(5)向濾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的目的是:除凈濾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對下一步結果產生影響;故答案為:除凈濾液中①的Na2CO3,防止對下一步結果產生影響.

點評 本考點既考查了實驗步驟的設計,又對實驗進行了評價,綜合性比較強.實驗探究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它包括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實驗結論和實驗規(guī)律的探究等.本題通過實驗資料和實驗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屬于結論性探究.同學們要具體分析,綜合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做法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是( 。
A.回收廢舊金屬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隨意排放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D.實驗室廢物不經處理隨意丟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現象中,能充分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的是( 。
A.春天,冰雪開始融化B.氣體熱脹冷縮
C.真金不怕火燒D.墻內開花墻外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驗證Fe、Cu、Zn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該實驗方案中所有金屬均已打磨,且形狀、大小以及稀硫酸的質量、濃度均相同.
(2)甲、乙實驗得出Zn的金屬活動性比Fe強,依據的實驗現象是:鋅表面產生氣泡比鐵表面產生氣泡速率快.
(3)甲、乙兩個實驗無法得出另外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小聰同學補充設計了丙實驗來證明,他發(fā)現X片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則X、Y可能分別是鐵片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4)實驗得出Fe、Cu、Zn三種金屬由弱到強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Cu、Fe、Zn.
(5)小亮也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來證明Fe、Cu、Zn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選擇的藥品不可能是B.
A.Zn片   Cu片   FeSO4溶液            B.Cu片    FeSO4溶液   ZnSO4溶液
C.Fe片   Zn片   Cu片 H2SO4溶液       D.Fe片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6)實驗完畢后,小李同學將含有CuSO4、ZnSO4、FeSO4、H2SO4 等物質的廢液倒在燒杯中,想回收工業(yè)重要原料硫酸鋅和金屬D.實驗過程如下:

①步驟I中,加過量鋅粉的目的是除去廢液中的硫酸銅、硫酸亞鐵、稀硫酸等物質,得到較純凈的硫酸鋅;固體A中含有的金屬有鐵、銅、鋅,小李回收的金屬D是銅.
②寫出步驟I和步驟Ⅲ中發(fā)生的兩個不相同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③小青回收得到的金屬D是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氣體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氣D.一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化學興趣小組對“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因素--過氧化氫的質量分數和二氧化錳的用量”進行如下的實驗探究,請你參與.
【進行實驗】
在室溫下,選用10mL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5%和10%)分別與0.2g、0.8g和1.0g的二氧化錳粉末進行實驗.
(1)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用如圖1所示裝置收集并測量氧氣的體積,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根據進入量筒中水的體積,判斷生成氧氣的體積,氧氣應從e(選填e或f)管通入,再與g相連.
【數據處理】
(3)實驗小組進行實驗后,獲得的相關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編號過氧化氫的質量分數
(均取10mL)
二氧化錳粉末
的質量
氧氣的體積(mL)
(均收集5秒鐘)
a5%0.2g65.8
b5%0.8g85.7
c5%1.0g85.7
d10%0.2g121.9
e10%0.8g171.5
f10%1.0g171.5
①若要檢驗上述實驗收集到的氣體是否為氧氣,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②要比較不同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對反應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編號是ad(寫一組).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催化劑、溫度相同的條件下,過氧化氫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度越快.
③從上述實驗中得出二氧化錳的用量對反應速率影響的結論是:在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溫度相同的條件下,在一定的范圍內,MnO2的用量越大,反應越快.
【拓展延伸】
(4)如圖2是興趣小組在記錄生成氧氣氣體體積與對應時間的曲線,從曲線可以看出反應的速率逐漸變小,其原因是隨著反應過氧化氫的質量分數變小,反應速度變慢.
(5)你認為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因素還有催化劑種類,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取濃度相同、質量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加入不同種類的同質量的催化劑進行實驗,測定收集150mL氧氣所需的時間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現有A、B、C、D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1)A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為16.
(2)上述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B,屬于有機物的是CH4(填化學式).
(3)C物質的一個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構成的.
(4)寫出反應A+B→C+D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小凡用手勢OK表示初中常見化學反應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質分別通過某種反應的基本類型直接生成水(如圖中的H2O2、O2)則物質X一定不是下列物質中的( 。
A.H2B.H2CO3C.KOH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金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一種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黃銅(Cu-Zn合金)的硬度比銅的硬度小
B.鐵生銹后生成的鐵銹能阻止鐵繼續(xù)被銹蝕
C.將鐵、銅與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一定只含銅
D.4Na+TiCl4(熔融)$\frac{\underline{\;高溫\;}}{\;}$4NaCl+Ti,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