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實驗室有一包混有少量鋅粉和碳粉的碳酸鈣粉末,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產生了興趣,為驗證其組成,興趣小組的同學按如圖所示裝置(部分承持裝置已略去)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將混合物置于錐形瓶中并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在乙、丙兩處分別收集到兩種氣體,將乙處氣體導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丙處的氣體經驗純可以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

①寫出產生乙處所得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由此證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鈣。

②寫出產生丙處所得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由此證明混合物中含有鋅。

2)將甲處反應后的剩余物過濾、干燥并與氧化銅粉末高溫加熱,觀察到黑色粉末逐漸變紅。實驗證明該混合物確實存在_________。(填化學式)

【答案】 C

【解析】

1)①將乙處氣體導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說明含碳酸鈣,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丙處的氣體經驗純可以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氫氣,可證明混合物中含鋅,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將甲處反應后的剩余物過濾、干燥并與氧化銅粉末高溫加熱,觀察到黑色粉末逐漸變紅,說明混合物中含碳,氧化銅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故填: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同學們想探究其是否變質,請你一同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這瓶固體的成分是NaOH;

猜想2:這瓶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__;

猜想3:這瓶固體的成分是NaOHNa2CO3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①Na2CO3+HCl=NaCl +NaHCO3;NaHCO3+HCl=NaCl +CO2↑+H2O;②BaCl2溶液呈中性;③酸與堿和鹽共同反應時,酸堿中和反應優(yōu)先進行。

(實驗與探討)

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樣品全部溶解。

(2)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甲同學認為猜想1正確。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若有________________現象,則猜想3正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學另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沒有看到氣泡產生,錯誤地排除了猜想2和猜想3,若猜想2或猜想3正確,加入稀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討論)

(5)丁同學認為BaCl2溶液也可以用Ba(OH)2溶液替代進行實驗,同學們一致認為丁同學的做法是錯誤的,其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過氫氧化鈉變質的研究可知,凡吸收空氣中的H2O、O2CO2等物質能夠變質的藥品必須密封保存,請列舉另一類需要密封保存的藥品的例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3g部分變質的NaOH樣品,加入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往溶液中不斷加入7.3%的稀鹽酸,實驗中加入稀鹽酸與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P點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②該樣品的變質率為_________(變質的NaOH與原NaOH的質量百分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用氮氣合成氨氣(NH3),用氨氣生產硝酸,相關反應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③屬于化合反應

B.反應②中 X 的化學式為 N2

C.反應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D.NO NO2 可以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uO是某種無機膠黏劑的組分之一,制備的部分流程如下圖。

已知:CuO難溶于水。


1)反應釜中發(fā)生的反應有:①

,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____(填)。

2)過濾器分離出的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并提取了青蒿素,而首獲2015年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是中國大陸獲此殊榮第一人,其事跡已被選入新編高中語文教材。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O5,該物質熱穩(wěn)定性差,受熱易分解。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自述不正確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