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示的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鎂在氧氣中燃燒
B.向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C.向一定量的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D.等質量的鎂、鋁分別與質量分數(shù)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顧國和外語學校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圖象中的化學。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圖象①表示足量碳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B.圖象②表示將銅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
C.圖象③表示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鋅粉和鎂粉
D.圖象④表示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燒杯中加入H2O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吉大力旺實驗學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回答下列與金屬有關的問題。
(1)銅片與黃銅片相互刻畫,在__________片表面會留下劃痕:
(2)煉鐵核心反應,__________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里加入一定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化學實驗室里,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如下實驗裝置
(1)寫出一個用A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并寫出選擇A作發(fā)生裝置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實驗室常用B或C裝置制取CO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其中C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如果打開彈簧夾,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便能發(fā)生。請簡述使C裝置中反應停止的原理。________
(3)若用D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請簡述操作步驟。_______
(4)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可制取氨氣(NH3)。
①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
②經過查閱資料我們知道: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則下圖實驗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_______
(5)為了測定黃銅(銅、鋅合金)的組成,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稱取該樣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剛好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反應過程中生成的氣體與所用硫酸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試計算: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凈水,其作用是________、過濾水中的雜質。
(2)生活中常用_______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電解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所用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氮氣中的少量氧氣(灼熱的銅網)
B.二氧化碳氣體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點燃)
C.氯化鈉中的少量泥沙(加水過濾后蒸發(fā))
D.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銅用于制作電線
B.金剛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硫酸除鐵制品表面的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揭陽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水的組成的實驗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極和負極產生的氣體的質量比是1:2
B. 水是由一個氧元素和兩個氫元素組成的
C. 該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水分子
D.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福建省名校聯(lián)合中考三;瘜W試卷 題型:計算題
向100g碳酸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溶液至完全反應。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滴加氯化鈣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表所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滴加氯化鈣溶液的質量/g | 10 | 20 | 30 | 40 |
生成沉淀的質量/g | 2.0 | 4.0 | 5.0 | 5.0 |
求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