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建立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 50 mL酒精與50 mL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 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 救援犬能根據氣味發(fā)現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跡象,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 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蕪湖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們都可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現有兩瓶氣體,分別為甲烷和一氧化碳,以下鑒別方法正確的是( )

A. 觀察兩種氣體的顏色

B. 將兩種氣體分別點燃,并在火焰上方各罩一個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C. 將兩種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將兩種氣體分別點燃,并在火焰上方各罩一個干冷的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t ℃時,測得在不同質量的水中溶解某物質(不含結晶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質量繪制成如圖中斜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 ℃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40

B. P、Q點處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 N點表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

D. 隨著水質量的增加該物質的溶解度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實驗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鈉溶液50g.

(1)計算: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

(2)某同學按下圖所示步驟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錯誤的步驟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B中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上圖A中砝碼的質量為5g,游碼為2.5g,則小明稱得的氯化鈉質量實際為_____________.

(4)用已調節(jié)平衡的天平稱固體時,發(fā)現指針偏右,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稱取的氯化鈉中含有水分,則所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_;若量水時仰視讀數,則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A、比較二氧化碳含量

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

C、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D、比較溫度對微粒運動速度的影響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和橋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用紅磷、鎂條、木炭等物質代替汞對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進行模擬探究。

實驗一:A組同學通過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所示,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如下:

(1)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觀察到紅磷燃燒,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等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4)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發(fā)現,集氣瓶內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內原有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實驗二:B組同學利用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如圖二所示,實驗結束后,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根據空氣的組成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實驗三:C組“利用木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如圖,根據經驗,利用上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資料)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寫出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該小組同學選擇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但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分數仍然小于1/5 。

(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不準確呢?

(猜想與假設)他們分別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木炭取的量過少;

乙同學:可能是木炭燃燒沒有消耗完集氣瓶中的氧氣;

丙同學:可能是木炭與空氣反應生成了其他氣體。

(查閱資料)

資料一:木炭、棉花和蠟燭在密閉容器內燃燒停止后,殘留氧氣的體積分數分別高達14.0%,8.0%和16.0%。

資料二:木炭在密閉容器中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氣體。

資料三:一氧化碳能與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黑色)反應生成銅(紅色)和二氧化碳氣體

(探究一)

小組同學發(fā)現實驗結束后,燃燒匙中還有殘留的黑色固體,可知____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學又利用上述裝置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將足量木炭點燃,迅速插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___________

木炭燃燒沒有消耗完集氣瓶中的氧氣

待裝置冷卻后,將燃著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蠟燭)再伸入集氣瓶中

___________

(探究三)

小明從木炭燃燒產物的角度猜想還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導致測量結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氣瓶內的氣體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當觀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實驗現象),可證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經典對比)通過與上述實驗對比,拉瓦錫選擇用汞的優(yōu)點有___________

A.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和橋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實驗操作步驟中,“先”與“后”的順序不正確的是 ( )

A. 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時,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裝藥品

B. 給試管加熱時,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后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

C. 瓶內充滿氣體后,先在水下用玻璃片蓋好,然后取出集氣瓶放于桌上

D. 結束實驗時先停止加熱,后把導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教學質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時,某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將反應過程中二氧化錳在固體混合物里的質量分數(n%)隨反應時間的變化,繪制成了下列圖像,你認為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孝感市(六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的質量,稱得質量為6.2 g(1g以下用游碼),另一同學發(fā)現該同學把藥品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請問該同學實際稱的藥品質量是多少克( )

A. 6 g B. 5.8 g C. 6.2 g D. 6.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