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銅>銀.鋅>銅.而無法確定鋅與鎂和鐵的活動性順序Fe+CuSO4===Cu+FeSO4 [解析] (1)A中.鐵的活動性比氫強.故能將氫氣置換出來.有氣體生成,B中銅的活動性比氫弱.因此不反應,C中鎂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氣置換出來.有氣體生成,D中鐵的活動性比銅強.能將銅置換出來.但銅是固體.沒有氣體生成,E中...">

下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實驗。

(1)上述實驗中,有氣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寫裝置序號)。

(2)試管F中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能否證明鎂、鋅、鐵、銅、銀五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____請說明理由_____。

(4)我國古代“濕法煉銅”就是利用了試管D中的反應原理,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A和C銅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不能判斷只能判斷出鎂>鐵>銅>銀,鋅>銅,而無法確定鋅與鎂和鐵的活動性順序Fe+CuSO4===Cu+FeSO4 【解析】 (1)A中,鐵的活動性比氫強,故能將氫氣置換出來,有氣體生成;B中銅的活動性比氫弱,因此不反應;C中鎂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氣置換出來,有氣體生成;D中鐵的活動性比銅強,能將銅置換出來,但銅是固體,沒有氣體生成;E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4.3 化石燃料的利用 同步測試卷 題型:簡答題

2017年 5月18日,我國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中國成為全球最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試采技術(shù)的國家。通過對海底可燃冰礦藏進行降壓使可燃冰分解,再通過沙、水、氣分離技術(shù)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的天然氣。

(1)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沙、水分離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甲烷的溫室效應是CO2的21倍,因此可燃冰開采應注意________。

CH4+2O2=CO2+2H2O過濾控制好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到空氣中(答到防止泄漏即可) 【解析】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2)沙是固態(tài)的不溶性固體,所以沙、水分離可采用過濾的方法; (3) 研究表明甲烷的溫室效應是CO2的21倍,因此可燃冰開采應注意:控制好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到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下表表示汽車的行駛速度與所產(chǎn)生的大氣污染物的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

污染物

速率(km/h)

50

80

120

一氧化碳/g

8.7

5.4

9.6

氮的氧化物/g

1.0

1.2

3.8

碳氫化合物/g

0.7

0.6

0.8

問:

(1)從上表中你認為,要使污染程度最小,汽車的速度應保持在____。

(2)汽車尾氣產(chǎn)生的CO氣體,能與血液中的______結(jié)合會導致人體中毒;CO燃燒時產(chǎn)生的______氣體,大量排放到空氣中會加劇溫室效應。

(3)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____對空氣造成了污染;請你寫出兩條減少大氣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80km/h血紅蛋白二氧化碳煙塵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利用新能源 【解析】 (1)速度為50km/h時,排放污染物總質(zhì)量為:8.7g+1.0g+0.7g=10.4g;速度為80km/h時,排放污染物總質(zhì)量為:5.4g+1.2g+0.6g=7.2g;速度為120km/h時,排放污染物總質(zhì)量為:9.6g+3.8g+0.8g=14.2g;根據(jù)分析可知,速度為80km/h時產(chǎn)生污染物的總質(zhì)量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zhì)子數(shù)

C. 同種原子可以構(gòu)成不同的分子

D. 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A 【解析】 A、分子和原子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說法錯誤;B、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zhì)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故B說法正確;C、分子由原子構(gòu)成,同種原子可以構(gòu)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C說法正確;D、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說法正確。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賀州市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水的沸騰 B. 牛奶發(fā)酵 C. 干冰升華 D. 膽礬的研碎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jù)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是物理變化。 A、水的沸騰是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B、牛奶發(fā)酸有酸性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干冰升華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金屬與金屬材料》單元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1)歸納與比較,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對比CO和CO2,它們的組成元素   ,但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   ,工業(yè)上CO可用來冶煉金屬,是利用它的   性.

(2)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由于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鋁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進入森林,注意防火,通常狀況下燃燒需要三個條件: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 

  ;當森林發(fā)生火災時,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其滅火原理是   

(1)相同; 不同; 還原;(2)4Al+3O2═2Al2O3;(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清除可燃物. 【解析】 試題(1)對比CO和CO2,可知它們都由碳元素、氧元素兩種元素組成,但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 不同,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燒,工業(yè)上CO可用來冶煉金屬,是利用它的 還原性;(2)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由于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金屬與金屬材料》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鋁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該藝術(shù)品不易銹蝕的原因是(  )

A. 鋁的氧化物容易發(fā)生還原反應

B. 鋁不易氧化

C. 鋁易氧化,但鋁表面的氧化鋁具有保護內(nèi)部鋁的作用

D. 鋁不易發(fā)生化學反應

C 【解析】 鋁的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容易被氧化,但鋁制品不易銹蝕的原因是,鋁會和空氣迅速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鋁氧化物,它是一種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會附著在鋁的表面,隔絕空氣,防止氧化反應繼續(xù)進行,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回答下列與含碳物質(zhì)有關(guān)的問題

(1)在金剛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電池電極的是 ;

(2)制糖工業(yè)中利用活性炭的 性脫色制白糖;

(3)CO2與H2O反應,生成一種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是 ;

(4)煉鐵時高爐內(nèi)發(fā)生如下反應:CO2+C2CO,其中 發(fā)生氧化反應。

(1)石墨(2)吸附(3)碳酸(4)C 【解析】試題(1)石墨具有導電性,能用于制作干電池電極;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異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脫色制白糖; (3)CO2與H2O反應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4)【解析】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碳在反應中得到了氧,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是此反應的還原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為測定某黃銅樣品中鋅的含量,某同學稱取20g黃銅(含銅和鋅)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19.6%的稀硫酸,直到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求:

(1)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zhì)量_______。

(2)將反應的混合物過濾,向濾液中加入87.4g水,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

13g16.1% 【解析】 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相關(guān)方面的計算。 (1)設:鋅的質(zhì)量為x,生成硫酸鋅的質(zhì)量為y,生成氫氣質(zhì)量為z, Zn +H2SO4 ═ZnSO4+ H2↑ 65 98 161 2 x 100g×19.6% y z x=13g,y=32.2g,z=0.4g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