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之間的中和反應.做了如下實驗: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小華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入,溶液溫度升高,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是
中和反應能放出熱量
中和反應能放出熱量

(2)小紅在實驗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試液不變色,認為該中和反應恰好完全進行.小文對小紅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疑,老師說質疑有道理.其理由是
若稀鹽酸過量,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試液也不變色
若稀鹽酸過量,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試液也不變色

(3)根據小紅的實驗原理,小文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證明了同樣的結論,該方案的實驗過程是
在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滴加稀鹽酸,若試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說明中和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在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滴加稀鹽酸,若試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說明中和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4)實驗結束后,老師對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實驗中要注意的問題.請你幫助同學們進行解釋.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的目的是
防止滴入的稀鹽酸過量
防止滴入的稀鹽酸過量

②實驗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
使反應更完全、充分
使反應更完全、充分
分析:弄清中和反應的實質: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的過程,而且酸和堿發(fā)生反應會導致溶液的酸堿性發(fā)生質的變化,同時放出熱量.
解答:解:(1)由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會使溶液的溫度升高,
故答案為:中和反應能放出熱量.
(2)由于酚酞試液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變色,因此酚酞不變色,溶液可能是酸性,也有可能是中性.
故答案為:若稀鹽酸過量,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試液也不變色.
(3)在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滴加稀鹽酸,若試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說明中和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故答案為:在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滴加稀鹽酸,若試液由紅色剛好變成無色,說明中和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4)①由于該實驗的一個方面是探究兩種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用膠頭滴管滴加是為了防止所加溶液過量;
②在反應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為了使反應物充分反應;
故答案為:①防止滴入的稀鹽酸過量;②使反應更完全、充分.
點評: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的實質及反應過程中伴隨的現象,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應用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北京)化學小組同學在課外讀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滅火劑,但有些物質(如Na)著火,不能用CO2熄滅.”他們決定探究CO2
Na反應的產物.
【提出猜想】CO2與Na反應可能生成4種物質:C、CO、Na2O、Na2CO3
【查閱資料】
①Na是非;顫姷慕饘伲叵屡cO2、H2O等物質反應.
②堿性的Na2CO3溶液與中性的C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③Na2O是白色固體,與H2O反應生成NaOH.
④向氯化鈀(PdCl2)溶液中通入CO,產生黑色沉淀.
【實驗過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實驗記錄
序號實驗操作主要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和解釋
打開a,關閉b,由長頸漏斗注入稀鹽酸A中產生大量氣泡
E中出現渾濁
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當E中出現渾濁時,打開b,關閉a,點燃酒精燈D中Na劇烈燃燒,產生白煙內壁附著黑色、白色固體
G中產生黑色沉淀
反應產物一定有
取D中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產物還有
(2)實驗反思
①實驗記錄②中,E中出現渾濁,再點燃酒精燈的目的是
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的干擾
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的干擾

②若無裝置C,對實驗有影響的物質是

③檢驗第4種物質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案:取D中白色固體于試管中,
加水完全溶解,加入過量CaCl2溶液至不
加水完全溶解,加入過量CaCl2溶液至不
再產生沉淀,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白色固體中含Na2O
再產生沉淀,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白色固體中含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33、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水蒸氣通過灼熱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產生了興趣.同學們決定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該混合氣體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和水蒸氣.
[查閱資料]a.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yōu)樗{色.
b.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c.氫氣、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熱的條件下與氧化銅反應.
[實驗過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并進行了實驗(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1)裝置A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裝置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得出的結論為
混合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寫出裝置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2)裝置C和D中的藥品分別為
濃氫氧化鈉溶液和濃硫酸

(3)同學們通過觀察裝置E、F中的現象后,證明了混合氣中含有氫氣.為了證明第四種氣體的存在,裝置G中的藥品、現象和結論是
裝置G中裝有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原混合氣體中有CO

[實驗結論]猜想正確.
[實驗反思]
經過討論,同學們將上圖中裝置C~H進行了簡化,改進后的裝置如圖所示.
(3)干燥管中堿石灰的作用為
除去混合氣體中剩余的CO2和水蒸氣

(4)同學們?yōu)榱蓑炞C通過干燥管后氣體的成分,繼續(xù)進行的實驗為: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在尖嘴處點燃氣體,
在火焰上方罩一個
干燥、潔凈的燒杯
燒杯內壁
有無色液滴
混合氣體中含有氫氣
在火焰上方罩一個涂
有少量石灰水的燒杯
燒杯內澄清
石灰水變渾濁
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實驗小組對“載人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裝盛放過氧化鈉(Na2O2)顆粒的裝置”感到非常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氧化鈉是否為一種制氧劑?與人呼出的哪種氣體發(fā)生反應?
【查閱資料】①人呼出的氣體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氣等.②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過氧化鈉與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進行實驗】
實驗Ⅰ:驗證過氧化鈉與氮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1)實驗操作如右圖所示.
(2)實驗現象及結論:觀察到
燃著木條熄滅
燃著木條熄滅
現象,判斷過氧化鈉與氮氣沒有發(fā)生反應.
實驗Ⅱ:驗證過氧化鈉與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1)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其中A裝置的作用是
提供水蒸氣
提供水蒸氣
,發(fā)生的變化是
物理
物理
變化.

(2)實驗現象及結論: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鈉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Ⅲ: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1)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

(2)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向裝置中加入藥品.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A裝置中緩慢加入稀鹽酸. A裝置中觀察到的現象有
有氣泡冒出,固體逐漸減少
有氣泡冒出,固體逐漸減少
,C裝置中有氣泡出現.
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裝置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
除去二氧化碳
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在D內進行檢驗.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反思:
(1)根據實驗Ⅱ和Ⅲ,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或水蒸氣反應后,還產生了另一種物質,該物質是
化合物
化合物
(填“單質”或“化合物”).
(2)某同學對實驗Ⅲ的設計提出疑問:該實驗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
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麗對家中的家用制氧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到家用制氧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壓時,裝填在制氧機內部的分子篩吸附空氣中的氮氣,制取高濃度氧氣.減壓時,分子篩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整個過程中,分子篩并不消耗.
小麗用這臺家用制氧機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實驗I:小麗欲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所收集的氣體是否為純凈的氧氣.
實驗記錄: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帶氣體,然后把一小塊燃著的木炭插入集氣瓶中 木炭燃燒得更旺 化學方程式I
表中,化學方程式I是
C+O2
 點燃 
.
 
CO2
C+O2
 點燃 
.
 
CO2

實驗結論:收集的氣體是純凈的氧氣.
實驗反思:老師指出上述實驗并不能證明小麗所帶來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氧氣.該實驗不能證明所收集氣體為純凈氧氣的原因是
木炭在集氣瓶中燃燒得更旺只能說明集氣瓶中氧氣的含量高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能說明集氣瓶中氧氣含量為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木炭在集氣瓶中燃燒得更旺只能說明集氣瓶中氧氣的含量高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能說明集氣瓶中氧氣含量為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實驗II:測定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重復多次.
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 主要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打開止水夾a和b,向A中緩慢鼓入一定量氣體后關閉止水夾a和b A中水進入到B中,B中水的體積為200mL. 收集200mL氣體(由壓強差引起的誤差忽略不計)
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 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
進行操作I
現象I 小麗收集的氣體不是純凈的氧氣
表中,操作I是
打開止水夾b
打開止水夾b
;現象I是
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數據記錄:
實驗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體積/mL 100 42 39 41 38
數據處理:已知,在上表數據中,第1組數據偏差較大,存在明顯誤差,在數據處理時應刪去.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80
80
%.
實驗反思:
(1)這臺家用制氧機制氧氣的過程發(fā)生的變化屬于
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導致第1組數據產生較大誤差的可能原因是
白磷量不足
白磷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課上,同學們對過氧化鈉(Na2O2)可以做供氧劑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以下探究活動.
【提供資料】
①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和另一種物質.
②碳酸鈉(Na2CO3)、碳酸氫鈉(NaHCO3)與鹽酸反應均能生成CO2
③2Na2O2+2H2O═4NaOH+O2↑.
(1)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產生氧氣并收集一瓶氧氣.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裝置.
精英家教網
①如何證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②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二氧化碳,若觀察到
 
,說明二氧化碳已經除盡.
(2)探究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的另一種物質.
【猜想與假設】下面是同學們提出的3種猜想.
猜想1:是氫氧化鈉     猜想2:是碳酸氫鈉      猜想3:是碳酸鈉
通過對反應物中有關元素的組成分析,你認為猜想
 
是不正確的,理由是
 

【進行實驗】
同學們通過以下實驗驗證了另一種物質,請完成下述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CO2與Na2O2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
 
有大量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
 
是正確的.
【反思與評價】若用人呼出的氣體通過上圖裝置,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氧氣,你是否同意這種做法,并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