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丹麥化學家布朗斯特提出一種理論叫酸堿質子論,人為規(guī)定凡是能夠釋放質子(H+)的任何物質(包括分子或離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根據(jù)這一理論,下列各項既屬于酸又屬于堿的是
A.NH4+B.H2SO4C.OHD.HCO3
D
HCO3即可以釋放出質子(H+)能與堿反應,又能接受質子與酸反應,所以他即屬于酸又屬于堿。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7年4月,陜西漢中市區(qū),一輛運輸濃鹽酸的車輛發(fā)生事故,導致酸液泄漏鬧市,經(jīng)噴水和撒石灰處理后,排除了險情,對噴水和撒石灰做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噴水可以減少濃鹽酸揮發(fā)B.噴水可以降低鹽酸酸性
C.撒石灰為了消除鹽酸污染D.噴水是為了盡快把鹽酸沖進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成人進食時口腔中唾液的pH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10分鐘酸性增強
B.前10分鐘酸性減弱
C.前40分鐘酸性增強
D.前40分鐘酸性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參照圖示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進行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廚房清潔劑比廁所清潔劑堿性強B.肥皂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白醋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D.西瓜汁的酸性比橘子汁的酸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小明同學在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向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的燒杯中滴加鹽酸后,發(fā)現(xiàn)忘了加指示劑。為確定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應,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
(1)從燒杯中取出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震蕩,溶a顯示無色,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如果選用一種物質進一步探究,他可以選用什么物質?如果氫氧化鈉與稀鹽酸不是恰好完全反應,加入試劑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河流一年中不同時期河水的平均pH變化的折線圖。 則這一年內河水酸性最強的季度是

A一季度             B二季度         
C三季度             D四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下圖。

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實驗表明,用堿性溶液浸泡新鮮的蔬菜,可以有效除去蔬菜上的部分農藥,從而降低對人體的損害。根據(jù)上述原理,對剛買回的蔬菜,你認為應該浸泡在那種溶液中( ▲ )
A.燒堿溶液B.食醋C.碳酸鈉溶液D.白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10南京市11).某同學想用pH試紙測定一些物質的pH,下列做法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二氧化碳氣體的pH
C.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濃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稀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