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實驗題,按要求填空。

(1)A儀器的用途(只寫一條)_________;

(2)B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

(3)C儀器的作用為_________;

(4)D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

(5)E儀器在使用時必須平放,視線要與 相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天水市麥積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居里夫人在1898年從幾噸含鈾的廢料中提煉出0.3g鐳。已知鐳元素的核電荷數為88,相對原子質量為226,則鐳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

A.226 B.88 C.138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A.建立假設 B.收集證據

C.設計實驗 D.做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黃石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帶點的同種元素化合價相同的是

A、Cl2 NaCl

B、NH4Cl HNO3

C、MnO2 K2MnO4

D、P2O5 Ca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黃石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不屬于純凈物的是

A、過氧化氫溶液 B、調和食用油

C、固態(tài)淡藍色氧氣 D、洗滌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哈爾濱四十一中五四制八年級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剛在量取液體時,開始采用俯視讀數為15mL,倒出一定量液體后又仰視讀數為5 mL,則該同學倒出的液體的體積為

A.<10 mL B.>10 mL

C.=10 mL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哈爾濱四十一中五四制八年級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為了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采用燃燒的方法,它應采用的藥品是( )

A、木炭 B、硫粉 C、紅磷 D、鐵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海水中的化學.

(1)海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鈉。硫酸鈉是制造紙漿、燃料稀釋劑、醫(yī)藥用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鈣、硫酸鎂,實驗室進行提純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除雜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

②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如果添加過量了,可在濾液中加入適量 溶液除去。

③“后續(xù)處理”的主要操作是蒸發(fā),為了獲得純凈的硫酸鈉,應蒸發(fā)至 .(填序號)。

A.完全蒸干時停止加熱

B.快干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

C.有大量固體析出時停止加熱,過濾棄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④已知硫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上圖所示。4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為 g。將40℃時的該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至90℃,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利用苦鹵制取鎂,主要流程如圖:

步驟Ⅱ中的試劑a是 .步驟II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采用氨堿法生產純堿,主要流程如圖:

①上述Ⅰ、Ⅱ兩個步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從步驟Ⅱ過濾后得到碳酸氫鈉,近日,一則《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y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的新聞在網絡上熱傳:研究人員用小蘇打用來去除腫瘤內的氫離子,就可破壞乳酸根和氫離子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快速有效地殺死處于葡萄糖饑餓或缺乏的腫瘤細胞。請你用一個化學反應證明該研究成果的科學性 。當然,科學原理如何轉換到臨床上來,還會是一個很艱難的跨越。對此科研成果你有何感想 。

③最后得到的純堿中若含有少量小蘇打,應怎樣除去?請寫出所用方法或試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有關問題:

(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 有關。

(2)在第三周期中,12號鎂元素的原子易 電子變成 (寫出離子符號),17號氯元素的原子易 電子變成 (寫出離子符號)。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寫出化學式并標出元素的化合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