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細微顆粒物,它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質(zhì)量的影響很大.下列措施對PM2.5的治理起不到積極作用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時灑水B.大力植樹造林
C.焚燒垃圾D.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控制

分析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超過2.5μm的顆粒物,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根據(jù)PM2.5的來源進行分析判斷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

解答 解:A、城市道路定時灑水能減少地面上顆粒懸浮在空氣中,被人體吸收,故A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
B、大力植樹造林能減少沙塵暴天氣的發(fā)生,能減少空氣中懸浮顆粒物,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
C、用焚燒的方法處理垃圾,會增加空氣中的PM2.5,不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
D、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控制,就減少了空氣中懸浮顆粒物,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
故選C.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細微顆粒物,只要能減少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量,就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對一些生活物質(zhì)進行鑒別.鑒別下列各組物質(zhì)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質(zhì)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鑒別的物質(zhì)鑒別方法或所加物質(zhì)
A蒸餾水和食鹽水①蘿卜條②蒸發(fā)水
B食鹽和蔗糖①水②品嘗
C硬水和軟水①肥皂水②煮沸
D黑醋和醬油①聞氣味②嘗味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甲、乙兩個相鄰的化工廠,排放的污水經(jīng)處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八種離子(Ag+、Ba2+、Fe3+、K+、Cl-、SO42-、OH-、NO3-)中各不相同的四種,若單獨排放則造成環(huán)境污染,如果將甲、乙兩廠的污水,按適當比例充分混合,再經(jīng)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轉變?yōu)闊o色澄清的硝酸鉀稀溶液,污染程度大為降低.又測知甲廠污水的pH大于7,試推斷:
甲廠排放出的污水中含有的四種離子是K+、Cl-、OH-、SO42-;
乙廠排放出的污水中含有的四種離子是Ag+、Ba2+、Fe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實驗基本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
稱量氫氧化鈉
B.
加熱液體藥品
C.
濃硫酸的稀釋
D.吸取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實驗室里同學們探究氫氧化鈉與硫酸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
【探究活動】同學進行了如圖實驗:
【搜集證據(jù)】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觀察到(1)紅色液體變成無色現(xiàn)象,證明二者發(fā)生了反應.
【解釋與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硫酸后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原因(2)2NaOH+H2SO4=Na2SO4+2H2O.
【提出問題】最終燒杯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硫酸鈉;          乙同學猜想:硫酸鈉和氫氧化鈉;
【評價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乙同學的猜想是(3)錯誤(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4)燒杯中溶液無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證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所以乙同學的結論錯誤.
甲同學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實驗如下:取少量鐵粉加入反應后的溶液中,觀察到(5)黑色固體減少,固體表面產(chǎn)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現(xiàn)象,證明自己的猜想是錯誤的,溶液中的溶質(zhì)應為(6)Na2SO4和H2SO4(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根據(jù)下圖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中,鎂元素和硫元素屬于同一周期
B.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容易得到2個電子
C.硫離子核內(nèi)有16個質(zhì)子
D.鎂元素與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Mg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屬于包含關系
B.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
C.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D.含氧的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硝酸銅、硝酸鋅、硝酸亞鐵混合溶液中加入鋁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1)若濾紙上有兩種金屬,則這兩種金屬是Cu、Fe(填化學式)
(2)若濾液中只有一種溶質(zhì),則這種溶質(zhì)是Al(NO33(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的同學學習“滅火器原理”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并對反應后錐形瓶中殘
留廢液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廢液中所含溶質(zhì)是什么物質(zhì)?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廢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廢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NaCl.
猜想(三):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 猜想(四):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2CO3和NaCl.
【討論與交流】
小明認為猜想(一)無需驗證就知道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
【實驗與結論】
(1)為驗證猜想(二),小強同學取少量廢液裝入試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強認為猜想(二)正確.小強的實驗不能(填“能”或“不能”)驗證猜想(二)的正確性,原因是溶液中若有HCl,遇AgNO3溶液也能產(chǎn)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2)小麗為驗證猜想(三),選用大理石做試劑.若猜想(三)是正確的,驗證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驗證猜想(四)是否正確,下列試劑中可選用的有②③(填序號).
①氫氧化鈉溶液        ②氯化鈣溶液         ③稀鹽酸         ④氯化鉀溶液
【拓展與應用】若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根據(jù)HCl的性質(zhì),無需另加試劑,只要對廢液進行蒸發(fā)操作即可從廢液中得到NaCl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