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現(xiàn)有藥品硫酸鐵,它與下列哪組屬于同一類物質

A.鹽酸、硫酸 B.氫氧化鋁、氫氧化銅

C.氯化鎂、碳酸氫鈉 D.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鐵

C

【解析】

試題分析:硫酸鐵在物質的分類中分別屬于化合物,還屬于鹽類,根據(jù)此分類的要求可以知道C正確,都屬于鹽類,故選C.

考點:物質的分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滅火方法錯誤的是

A.家用電器著火時,立即用水撲滅 B.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D.圖書資料著火,用壓縮二氧化碳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地區(qū)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3∶1

C.該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三學業(yè)水平模擬試卷(二) 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小明同學在某化工廠進行社會實踐,技術員與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鈣和氯化鈉組成的產(chǎn)品中氯化鈉的含量,F(xiàn)取13.4g固體樣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6%的碳酸鈉溶液,記錄了如圖所示的曲線關系。

技術員提示小明: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求:

(1)當氯化鈣與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10.6%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是 g。

(2)當氯化鈣與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時,過濾,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三學業(yè)水平模擬試卷(二) 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小明要參加期末考試,他媽媽為了給他增加營養(yǎng),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食譜。

(1)下列關于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為了防止缺鈣,青少年應大量吃鈣片

②幼兒或青少年缺鈣可能患佝僂病

(2)小明媽媽在廚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 (填①~③序號,下同),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①鐵鍋 ②棉布圍裙 ③合成橡膠手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三學業(yè)水平模擬試卷(二) 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常見的三種物質:①檸檬汁,②肥皂水,③食鹽水。檸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肥皂水顯堿性,食鹽水的pH=7。它們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三學業(yè)水平模擬試卷(二) 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鋼、氧化鎂、空氣 B.氮氣、氧氣、牛奶

C.稀有氣體、水、果汁 D.金剛石、冰水、礦物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溶液中的pH最小的是

A.氨水 B.肥皂水 C.食鹽水 D.白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3分)通過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1)請寫出上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來制取2瓶純凈的氧氣時,要求能隨時控制生成氣體的速率并節(jié)約藥品,應選用發(fā)生裝置 收集裝置 進行組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填編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如用E裝置收集O2,檢驗O2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

(4)注射器G可用于檢查裝置A的氣密性,步驟如下:

①向錐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處。

②將注射器C連接到裝置A的導管口處。

③緩慢拉動注射器G的活塞,觀察到 ,表示裝置A的氣密性良好。

(5)某同學設計的除去C0中的少量的C02并收集一瓶C0的裝置如下圖(瓶內(nèi)為澄清石灰水),

其中最合理的裝置是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