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愛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1)如圖所示,電解水的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組成的。
(2)請列舉一條日常生活中的節(jié)水措施_____。
(3)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_____(填序號)。
①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③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4)下列凈化水的過程中,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異味的物質
B 明礬可以使硬水轉化為軟水
C 自來水廠凈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過濾、吸附、消毒殺菌
D 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
【答案】氧氣或O2 氫元素和氧元素 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洗臉水沖廁所;時刻注意擰緊水龍頭等 ② B
【解析】
(1)如圖所示電解水的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B與電源正極相連,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或O2;玻璃管A與電源負極相連,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日常生活中的節(jié)水措施有: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洗臉水沖廁所;時刻注意擰緊水龍頭等。
(3)①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不會造成水污染;
②隨意丟棄廢舊電池,廢舊電池中的重金屬離子進入土壤中,會造成水污染;
③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不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不會造成水污染;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不會造成水污染;
綜上所述,會造成水體污染的做法是②。
(4)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異味的物質,A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明礬加入水中形成膠狀物質,使水中不溶于水的雜質聚沉,不能吸附鈣離子、鎂離子,不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B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C、自來水廠凈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過濾、吸附、消毒殺菌,C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凈水方法中,蒸餾得到蒸餾水,因此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選擇實驗儀器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如圖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儀器。
(1)常用于保存液體藥品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作反應容器且能夠直 接加熱的是_______,儀器②加熱的時候需要墊上_________(填名稱)。
(2)小紅同學要里取 40mL 水:應該選擇上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選用的規(guī)格是_______ (填“10mL,50mL”或“100mL),還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填名稱)。若俯視刻度, 則實際里取的水的體積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40 mL;
(3)常用作熱源儀器的是_______(填序號)。
(4)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所需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填 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化學符號式子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例如: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水(H2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1=18現(xiàn)有C-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為5.326×10-26kg,問:
(1)計算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列式計算,數值保留整數,下同)。_____
(2)二硫化碳(CS2)為無色液體,常用于制造人造絲、殺蟲劑等。請根據題目的提示,計算二硫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根據圖中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以上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C.物質 X 的化學式為 H2OD.兩種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為 2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堿石灰是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堿石灰”是CaO和固體NaOH的混合物,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汽和CO2。
(提出問題)實驗室中久置的堿石灰樣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進行猜想)久置堿石灰樣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樣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實驗過程)某實驗小組對久置堿石灰的成分進行實驗,以下是實驗報告的一部分,請你用所學知識分析并填空。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
(1)取一定量堿石灰樣品于小燒杯,加入足量水,攪拌 | 形成懸濁液 | ||
(2)將(1)所得混合物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①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 | |
將所得溶液分為三等份 | (3)第一份濾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無明顯現(xiàn)象 | ②濾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 ③濾液中一定含_____ |
(4)第二份濾液中滴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有沉淀產生 | ||
(5)第三份濾液中滴入過量的CaCl2溶液,靜置后,在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 產生白色沉淀,酚酞試液不變色 |
(實驗結論)根據上述實驗分析得出結論:該堿石灰樣品的組成為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①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用A裝置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口放置一小團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連接制取完氧氣后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擇B裝置,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控制該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還應該補充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若用D裝置檢驗制得的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則在D裝置中放人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種物質的名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
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③用火柴去點白煙
④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⑤熄滅蠟燭
⑥迅速倒轉燒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1)以上操作步驟的正確排序是_______。
(2)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選填圖中字母)處最先炭化。
(3)繼續(xù)探究
(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①是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燒生成的水蒸氣;
③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設計實驗)
I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_(填序號,下同),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其原因是_______。
Ⅱ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xiàn)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
Ⅲ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燃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燈芯),發(fā)現(xiàn)蠟燭被重新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_提供了證據,同時可以排除假設_______,因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硅(Si)是半導體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取高純度Si,其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反應①SiO2+2C Si(粗硅)+2CO;反應②Si(粗硅)+Cl2+HClSiHCl3(純);反應③:SiHCl3(純)+H2Si(純)+3HC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②、③均為置換反應B.反應①產生的尾氣可直接排放
C.地殼中硅元素含量最高D.反應中的HC1可循環(huán)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節(jié)約水、愛護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2)請列舉一條日常生活中的節(jié)水措施__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③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4)①操作中常加入明礬,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②操作后發(fā)現(xiàn)濾液仍然渾濁,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答出一點即可)。
(6)X試劑常用活性炭,是因為它具有____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