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有節(jié)、中空、四季常綠”的植物.同學們對竹子中的氣體成分展開了探究,測定其成分.(查閱資料知:紅磷發(fā)生燃燒所需最低溫度為240℃,而白磷為40℃.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通常1體積水里可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
(1)收集竹子中的氣體.
小華提出:將一節(jié)竹子浸沒在水中,在竹子上鉆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小剛提出:可用注射器從竹子中抽取氣體.
大家認為兩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為A、B兩組,在相同的條件下,A組采用小華的取氣方法,B組采用小剛的取氣方法,分別完成下面的實驗.
(2)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向所取氣體中加入 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振蕩 |
澄清石灰水立刻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立刻變渾濁 |
有二氧化碳. |
(3)測定氧氣含量.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來測定氧氣含量.
【進行實驗】按上述兩個方案進行多次實驗.
【反思與評價】
a.實驗中磷的量應為足量,原因是
將瓶中氧氣耗盡
將瓶中氧氣耗盡
,紅磷點燃后伸入瓶內(nèi)的現(xiàn)象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
,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b.待
冷卻到室溫
冷卻到室溫
時打開彈簧夾兩個方案的實驗測定結果不同,測定過程更合理的是方案
方案二
方案二
,原因是
方案二的實驗始終在密閉裝置中進行,能保持瓶內(nèi)氣體在反應前不發(fā)生改變(或方案一在實驗過程中打開了瓶塞,瓶中的氣體成分在反應前發(fā)生了改變)
方案二的實驗始終在密閉裝置中進行,能保持瓶內(nèi)氣體在反應前不發(fā)生改變(或方案一在實驗過程中打開了瓶塞,瓶中的氣體成分在反應前發(fā)生了改變)
.
C.能用硫代替磷嗎?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
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