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H2C2O4)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生成物中有哪幾種碳的氧化物?
【猜測】[來源:學*科*網(wǎng)]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 | 含有CO和CO2 |
【設計實驗】基于猜想3,依據(jù)CO和CO2的性質,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探究】
(1)觀察到 裝置(填序號)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CO2氣體生成。
(2)有兩種實驗現(xiàn)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CO:
①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F(xiàn)裝置中 ;
②E裝置中出現(xiàn) 的現(xiàn)象。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測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問題討論】
(1)B裝置的作用是 ;D裝置的作用是 。
(2)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 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氧氣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 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chǎn)品中的殘留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鋼鐵表面涂油漆可以防止鐵生銹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C.撲滅森林火災時,可開挖防火隔離帶,其目的是隔絕可燃物
D.用鉛銻合金制作保險絲,是因為熔點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小明同學書寫的部分化學用語,其中正確的是
①金剛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鐵—FeCl2 ④鈉元素顯+1價—Na+1 ⑤兩個鋁離子—2Al3+2·1·c·n·j·y
A.①②④ B.①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制取乙二醇的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已列入我國石化產(chǎn)業(yè)調(diào)整和振興規(guī)劃。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圖為:21·世紀*教育網(wǎng)
(1)煤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
(2)合成氣可用作氣體燃料,寫出合成氣中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3)合成氣(CO和H2)在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考慮,僅用合成氣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質是 (填序號)。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海水中獲得物質都需要經(jīng)過化學變化 C.石油分餾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屬于化學變化
B.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干燥后墻面變硬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D.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KCl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54.0 | 56.7 |
(1)60℃時,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g。
(2)90℃時,100 g飽和KCl溶液冷卻到30℃時,溶液的質量(選填“>”或“<”或“=”)____100 g。
(3)40℃時,K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____;該溶液升溫到60℃時,溶液屬于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家庭廚房就是一個化學小世界,“鍋碗瓢盆”和“柴米油鹽”中包含著許多化學知識,(1)下列廚房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紫砂鍋 B.陶瓷碗 C.不銹鋼水瓢 D.塑料盆
(2)現(xiàn)有燒杯、試管、量筒、鐵架臺、酒精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帶導管的橡皮塞等儀器,不能用來完成下列 (填序號)實驗。
①制取氫氣 ②粗鹽提純 ③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
(3)向硝酸亞鐵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和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呈藍色,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有 (填離子符號)寫出其中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