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直接得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然后根據提供的實驗現象逐步得出其他物質的化學式,液體E有咸味,其溶質可作為調味品,可知E是食鹽,根據Ⅰ可知A可能為水或氫氧化鈉,根據Ⅱ,B與C混合產生氣泡,則B與C的反應為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且B與其他物質混合無現象,則B為鹽酸,C為碳酸鈉,根據Ⅲ,則D可能為水或氫氧化鈉,F為氫氧化鈣.
解答 解:①液體E有咸味,其溶質可作為調味品,可知E是食鹽,所以溶液E中的溶質是:NaCl;
②根據Ⅱ,B與C混合產生氣泡,則B與C的反應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根據Ⅰ可知A可能為水或氫氧化鈉,B與C混合產生氣泡,則B與C的反應為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且B與其他物質混合無現象,則B為鹽酸,C為碳酸鈉,根據Ⅲ,則D可能為水或氫氧化鈉,F為氫氧化鈣,所以B為HCl;C為Na2CO3;F為Ca(OH)2;
④要確定水和氫氧化鈉,可以根據其性質的差異進行,氫氧化鈉顯堿性,能使石蕊變藍,使酚酞變紅,故選:AC.
故答案為:(1)NaCl;
(2)2HCl+Na2CO3═2NaCl+H2O+CO2↑;
(3)HCl,Na2CO3,Ca(OH)2;
(4)AC.
點評 本題為文字敘述型物質推斷題,完成此題,關鍵是找準解題突破口,直接得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然后根據實驗現象逐步推導得出其他物質的化學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 | 20℃ | 30℃ | 40℃ | |
Na2CO3 | 12.5 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lg | I2.7g |
性質 | Na2CO3 | NaHCO3 | 性質比較 |
溶液的酸堿性 | 堿性 | 堿性 | 相銅條件下,Na2C03溶液的堿性更強 |
熱穩(wěn)定性 | 穩(wěn)定 | 不穩(wěn)定 |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03、C02 和H20 |
與鹽酸反應 | 反應 | 反應 | 均產生CO2,但NaHCO3與鹽酸的反應更加劇烈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及結論 1 |
方案一:20℃時,在100 g水中加入11 g該白色固體,充分溶解 | 若有白色固體剩余,樣品為碳酸氫鈉; 否則為碳酸鈉. |
方案二:分別將兩種待測固體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量待測液于pH試紙上,靜置,觀察現象 | pH值大的為碳酸鈉溶液,pH值小的為碳酸氫鈉溶液. |
方案三:分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若石灰水變渾濁,樣品為碳酸氫鈉,否則為碳酸鈉. |
方案四:如閣所示,分別將氣球中的白色固體全部且同時倒入裝有鹽酸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 氣球脹大速度快且大的,原固體為碳酸氫鈉,否則為碳酸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對除雜的認識 | B.食品安全 |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燒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鈣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霉變的大米洗凈燒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產品防腐 ③補充維生素A防止夜盲癥 |
C.對現象的認識 | D.化學學科的價值 |
①干冰作制冷劑,因為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 ②打開濃鹽酸瓶塞,瓶口上方出現大量白煙 ③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 ①研制高效低毒農藥,保障糧食生產 ②開發(fā)新型材料,改善人類生存條件 ③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保障人體健康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水 | |
B. | 向一定質量鋅粒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 |
C. | 20℃時,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 |
D. | 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足量氧化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燒杯中的熱水既給銅片加熱又給水中白磷隔絕氧氣 | |
B. | 銅片上白磷燃燒是溫度達到了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 | |
C. | 銅片上的紅磷沒有燃燒是溫度過低沒有達到其著火點 | |
D. | “水火不相容”決定燒杯中的白磷無論如何都不會燃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