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zhì)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
A.鐵、硫酸銅溶液B.氫氣、氧氣C.碳、氧氣D.鎂、氧氣

分析 根據(jù)題意,選擇的是常溫下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據(jù)此結合金屬、氫氣、碳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故選項正確.
B、氫氣與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C、碳與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故選項錯誤.
D、鎂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金屬、氫氣、碳的化學性質(zhì)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一些鈣的化合物如:CaCl2、CaCO3、Ca(OH)2、CaO等.它們的用途廣泛,如CaCl2是常用的干燥劑,CaCO3粉末是牙膏中的摩擦劑等.
如果這四種白色粉末都失去標簽,你能通過實驗分別把它們鑒別出來嗎?
(1)利用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請你設計一個最簡單的實驗把其中一種物質(zhì)鑒別出來,該物質(zhì)是
氧化鈣,反應的現(xiàn)象是用手觸摸試管壁,發(fā)燙.
(2)把剩余的3種白色粉末進行鑒別.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敘述實驗的操作、預期的現(xiàn)象與結論.
限用的試劑:蒸餾水、NaOH溶液、稀鹽酸、AgNO3、無色酚酞溶液.
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老河口市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如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反應條件和部分產(chǎn)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應,“→”表示轉化關系),其中A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B與C的組成元素相同,D是一種紅色粉末,F(xiàn)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zhì)E的一種用途:_______;

(2)A~G七種物質(zhì)中,氧化物有_______種;

(3)F→E的反應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4)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二氧化錳能作催化劑.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D(選填序號)
A.在化學反應后其質(zhì)量減小 B.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C.能增大生成物的質(zhì)量 D.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提出問題】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除了二氧化錳,能否有其他物質(zhì)也能作催化劑?
【查閱資料】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氧化銅也能作為催化劑
【進行實驗】用天平稱量0.2g氧化銅,取5mL5%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1)填寫表
步驟③現(xiàn)象步驟⑥現(xiàn)象步驟⑦現(xiàn)象結論
劇烈反應
有氣泡產(chǎn)生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稱量的氧化銅的質(zhì)量仍為0.2g溶液中有氣泡放出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在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中,氧化銅也能作催化劑
(2)步驟①的目的是與步驟③對比,檢驗加入氧化銅前后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有無變化
(3)步驟④對應的實驗操作是過濾,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
【拓展探究】設計如下四組實驗,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銅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觀察效果最差的C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A.第一組同時實驗,觀察比較反應過程中兩個氣球體積的變化
B.第二組同時實驗,觀察比較反應過程中兩個試管內(nèi)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
C.第三組分兩次實驗,看木條是否能復燃
D.第四組分兩次實驗,比較收集一定體積的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點燃兩支蠟燭,分別放在白鐵皮架的兩個階梯上,把白鐵皮架放在燒杯里(如圖所示).沿燒杯內(nèi)壁緩緩傾倒二氧化碳.
(1)在本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實驗現(xiàn)是:燒杯中的蠟燭下面的先熄滅,上面的后熄滅.
(2)該實驗能說明二氧化碳的兩個性質(zhì),它們分別是:
①物理性質(zhì)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②化學性質(zhì)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3)由上述結論可推斷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實驗小組對“載人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裝盛放過氧化鈉(Na2O2)顆粒的裝置”感到非常好奇,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是否為一種制氧劑?與人呼出的哪種氣體發(fā)生反應?
【查閱資料】①人呼出的氣體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氣等.
②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過氧化鈉與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進行實驗】
實驗Ⅰ:驗證過氧化鈉與氮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1)實驗操作如圖所示.

(2)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觀察到燃著木條熄滅現(xiàn)象,判斷過氧化鈉與氮氣沒有發(fā)生反應.
實驗Ⅱ:驗證過氧化鈉與水蒸氣反應并生成氧氣.
(1)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其中A裝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氣,發(fā)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2)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鈉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Ⅲ: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1)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

(2)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主要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解釋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向裝置中加入藥品.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A裝置中緩慢加入稀鹽酸.A裝置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有氣泡冒出,固體逐漸減少,C裝置中有氣泡出現(xiàn).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C裝置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
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在D內(nèi)進行檢驗.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并生成氧氣.
【實驗反思】
(1)根據(jù)實驗Ⅱ和Ⅲ,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或水蒸氣反應后,還產(chǎn)生了另一種物質(zhì),該物質(zhì)是化合物(填“單質(zhì)”或“化合物”).
(2)某同學對實驗Ⅲ的設計提出疑問:該實驗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確實發(fā)生了反應,你認為他的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而水蒸氣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5.如表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NaMgAlSiPSClAr
原子結構示意圖
(1)表中磷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x=15.
(2)表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元素是氬,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氯.
(3)在化學反應中,每個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鋁離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說出固體藥品的保存、取用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