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做完“鐵在氧氣里燃燒”實驗后,小冬同學有兩個疑惑不解的問題,于是她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請你一同參與.
[問題1]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中還有沒有鐵呢?
[查閱資料1]
(1)自然界中鐵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兩種(FeO極易被氧化為Fe2O3);
(2)鐵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水溶液中,所有生成物也都溶于水.
(3)鐵能溶于酸的水溶液中,且生成無色氣體,此氣體不溶解.
[實驗探究]
Fe3O4Fe2O3
分解溫度/℃15381400-
熔點/℃--1535
將冷卻后的黑色物質碾碎,裝入試管,加入稀鹽酸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氣泡,說明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中還含有鐵.
[問題2]鐵燃燒的產物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閱資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溫度、鐵的熔點見表:
(2)Fe2O3高溫時分解成Fe3O4
[理論探討]
根據實驗現象,并結合表中數據,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應在1535℃~1538℃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Fe2O3已分解,所以鐵在氧氣里燃燒的產生是Fe3O4

分析 稀鹽酸能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生的高溫范圍.

解答 解:[實驗探究]
將冷卻后的黑色物質碾碎,裝入試管,加入稀鹽酸,觀察到產生氣泡,說明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中還含有鐵.
故填:稀鹽酸;產生氣泡.
[理論探討]
鐵應該達到熔點后才開始燃燒,因此鐵燃燒的溫度應該高于1535℃,四氧化三鐵的分解溫度是1538℃,因此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應在1535℃~1538℃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Fe2O3已分解,所以鐵在氧氣里燃燒的產生是Fe3O4
故填:1535℃~1538℃.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實驗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利用電解水實驗可探究水的組成.請根據電解水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通電后電極上出現氣泡,并匯集到試管上端.正極產生的氣體能支持燃燒,負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則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通過該實驗我們能得到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上海已建成了我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磁懸浮的核心技術是利用超導體的反磁性能.高溫超導物質(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為原料,經研磨燒結合成(YmOn+BaCO3+CuO--Y2Ba4Cu6O13+X,此過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1)高溫超導物質由4種元素組成,其中m等于2.
(2)在合成該高溫超導物質時生成的另一種物質X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氧化物的是(  )
A.臭氧、氯化鉀B.氮氣、蒸餾水C.氧氣、石灰水D.氫氣、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B.氧化汞$\stackrel{加熱}{→}$汞+氧氣
C.氫氣+氧氣$\stackrel{點燃}{→}$水D.乙炔+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下列應用中使用金屬材料的有AC(填字母).

(2)化學小組為了驗證鐵、銅、鎂、汞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

根據實驗①判斷出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依據的現象是鎂片與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比鐵片快;
根據實驗②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銅的活動性比汞強;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冶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3)化學小組收集到洗照片用過的硝酸銀廢液,利用廢鐵、廢鋅回收金屬銀.他們將金屬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銀廢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淺綠色溶液(忽略其他雜質),為了探究濾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他們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質為硝酸鋅②溶質為硝酸亞鐵和硝酸銀③溶質為硝酸鋅、硝酸亞鐵④溶質為硝酸鋅、硝酸亞鐵、硝酸銀
上述猜想中可能正確的是③④.
(4)小組同學繼續(xù)實驗驗證所得銀粉固體中是否含有鐵粉:
甲同學用簡單的物理方法證明了固體中含有鐵粉.他的方法是磁鐵吸引,乙同學設計了如下測定固體中含銀的質量分數的實驗步驟:
A.取兩藥匙樣品,加入過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應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經洗滌、干燥后稱量,記錄其質量.
請回答:①步驟B中判斷已充分反應的依據是不再有氣泡冒出;
②乙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能否達到實驗目的,請說明理由.不能,理由沒有稱量原樣品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化學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fā)展,下列事實與化學發(fā)揮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生產化學肥料和農藥--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
B.研發(fā)新型藥物治療困擾人類的癌癥--用化學解決疑難病救治的問題
C.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減少化石燃料燃燒--解決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決“白色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分類標準不同所得分類結果也不同.
 分類 分類標準
 類別一:空氣、海水
類別二:水、氧氣、氧化銅
 從組成物質的種類多少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
 ①燒杯②集氣瓶③錐形瓶④量筒能用于加熱的儀器:
①③(填序號);不能用于加熱的儀器:②④(同上)
 根據儀器能否加熱來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某興趣小組探究分子的特性時做了以下實驗.已知: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而氨水呈堿性,打開盛濃氨水的試劑瓶時能夠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甲同學(如圖一所示)進行有關分子性質的探究實驗:在試管中的濾紙條上相間滴有無色酚酞溶液,試管口塞上一團蘸有濃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濃氨水而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試管中看到的現象是濾紙條上由試管口向試管底逐漸變紅,此現象說明了: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2)乙同學設計實驗如圖二所示,在一個玻璃杯中放入約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塊糖塊,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畫一條水平線,當糖塊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線低(“高”“低”“相平”),這一現象說明了分子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