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稀鹽酸的體積(V)/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溫度的變化 (△t)/℃ | 0 | 5.2 | 9.6 | 12.0 | 16.0 | 18.2 | 16.7 | 15.7 | 14.7 | 13.7 | 12.9 |
分析 【實驗一】(1)依據(jù)鎂的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易形成氧化鎂保護膜進行分析;
(3)依據(jù)反應生成的熱量會散失分析;
(4)實驗測得鎂片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圖所示,推測t1~t2時間內(nèi)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的主要原因、t2~t3時間內(nèi)注射器內(nèi)氣體體積逐漸減少的原因;
【實驗二】(1)溶液的pH小于7時顯酸性;甲、乙兩同學的猜想都與氯化鎂溶液的酸堿性有關,所以都要測定氯化鎂溶液的酸堿性;
(2)鎂和熱水反應能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
【實驗過程】(1)根據(jù)圖中所給溶液的溫度變化隨加入鹽酸的體積變化的不同數(shù)值可以先描出各個點,再連接各點成線即可完成解答;
(2)首先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即可;
(3)根據(jù)所加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原來的2倍,所以相同體積是所含溶質(zhì)是原來的2倍,這樣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zhì)量就沒有原來的多進行分析.
解答 解:
【實驗一】(1)鎂的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鎂保護膜,打磨后有利于反應的進行,故答案為:去除表面的氧化鎂等雜質(zhì).
(3)鎂條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會放出熱量,若稀鹽酸是緩慢推入的,生成的熱量會隨之散失到周圍的空氣中,造成反應過程中溫度幾乎不變,無法探究鎂條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故答案為:生成的熱量會隨之散失到周圍的空氣中,造成反應過程中溫度幾乎不變.
(4)t1~t2時間內(nèi)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的主要原因是鹽酸的濃度減。畉2~t3時間內(nèi)注射器內(nèi)氣體體積逐漸減少的原因是溫度降低,氣體體積減小,故答案為:鹽酸的濃度減。粶囟冉档,氣體體積減;
【實驗二】(1)溶液的pH小于7,說明甲同學所得溶液顯酸性.故填:酸.
(2)鎂和熱水反應能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2O(熱)═Mg(OH)2+H2↑.
故填:Mg+2H2O(熱)═Mg(OH)2+H2↑.
【實驗過程】(1)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對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描點連線可以得出液的溫度變化(△t)與加入的鹽酸體積(V)之間的關系曲線圖,所以
(2)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為:HCl+NaOH=NaCl+H2O.
(3)所加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原來的2倍,所以相同體積是所含溶質(zhì)是原來的2倍,這樣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zhì)量就沒有原來的多,所以
橫坐標及猜想理由:5,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的最大值與原實驗相同,此時所需20%的鹽酸的體積是原來的二分之一;
縱坐標及猜想理由:大于18.2的值,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的最大值與原實驗相同,此時實驗總質(zhì)量比原實驗小,所以△t最大值大于18.2℃.
故答案為:橫坐標及猜想理由:5,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的最大值與原實驗相同,此時所需20%的鹽酸的體積是原來的二分之一;
縱坐標及猜想理由:大于18.2的值,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的最大值與原實驗相同,此時實驗總質(zhì)量比原實驗小,所以△t最大值大于18.2℃.
點評 此題是一道實驗探究題,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實驗的過程,并結合題中所給的信息結合所學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面粉酸度 | <2° | 2°-4.5° | >4.5° |
面粉品質(zhì) | 新鮮面粉 | 陳年面粉 | 霉變面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
B. | 鹽一定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 | |
C. | 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 |
D. | 根據(jù)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可判斷酸、堿、鹽的溶解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道爾頓和湯姆生等科學家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結論“物質(zhì)是由原子或分子構成的” | |
B. |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
C. | 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現(xiàn)代化學的基礎 | |
D. | 20世紀末,人類發(fā)現(xiàn)和合成的物質(zhì)超過4000萬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①A中固體由黑色變紅色 ②B中黃色試紙變藍 ③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①有Cu生成 ②有CO生成 ③有CO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