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仔細閱讀下文,并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作答:
人類活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學家發(fā)現(xiàn),近200年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經(jīng)上升30%.經(jīng)分析推測,各類極端氣候都與此有關(guān).基如此,一股“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的風潮在我國許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種“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輕大氣層的“溫室效應(yīng)”(全球氣候變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低碳生活是每個公民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于每一生活細節(jié)中做好節(jié)約能源,節(jié)約資源,和資源回收三方面的工作.
(1)提倡“低碳生活”對保護環(huán)境有哪些重要意義?(答兩點)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作為一個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實踐“低碳生活”?(答兩點)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為倡導“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擬一句口號:________.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要使一棵桃樹結(jié)出多種口味的桃子,可通過的培育方式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組織培養(yǎng)??? D. 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 (“接種”、“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假設(shè)是_____。
(2)實驗方案中的橫線位置應(yīng)填_____。
(3)方案中的實驗變量是_____,該實驗中設(shè)置乙組是為了起_____作用。
(4)該實驗中如果不進行滅菌處理,_____(填“能”“不能”)得出實驗結(jié)論。
(5)落葉中含有細菌生活所必須的充足的水分、無機鹽及豐富的_____,為細菌的生活和大量繁殖創(chuàng)造良好的營養(yǎng)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地球上自從35億年前出現(xiàn)生命以來,已有5億種生物存在,如今絕大多已經(jīng)消失。地質(zhì)年代物種滅絕的速度極為緩慢,鳥類平均300年滅絕1種,獸類平均8 000年滅絕1種。到1 600年至1 700年,每10年滅絕1種動物;從1850年到1950年,鳥獸的平均滅絕速度為每年1種。
材料二 一項研究顯示了哺乳類和鳥類瀕;蚴艿酵{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 偷獵 | 棲息地喪失 | 外來物種的影響 | 其他原因 |
鳥類 | 20% | 60% | 12% | 8% |
哺乳類 | 31% | 32% | 17% | 20% |
材料三 目前我國各地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細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們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來,不僅延緩了垃圾消失時間,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這是“垃圾袋裝化”的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xiàn)為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類和鳥類瀕;蚴艿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保護哺乳類和鳥類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裝化”難于被分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jié)合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談?wù)勎覀內(nèi)绾螀⑴c保護環(huán)境: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某地4名初二學生結(jié)伴到河邊戲水,一名同學不慎滑落深水中。當同學們呼喊大人救他上來時,他已無呼吸和意識。人們立即采取了下列措施:①胸外心臟按壓; ②撥打120;③人工呼吸;④開放氣道。因方法得當,該同學得救了。請問正確的急救順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