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太倉市二模)探究與應用.試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①,已知等腰Rt△ABC中,∠C=90°,點O為AB的中點,作∠POQ=90°,分別交AC、BC于點P、Q,連結PQ、CO,求證:AP2+BQ2=PQ2;
(2)如圖②,將等腰Rt△ABC改為任意直角三角形,點O仍為AB的中點,∠POQ=90°,試探索上述結論AP2+BQ2=PQ2是否仍成立;
(3)通過上述探究(可直接運用上述結論),試解決下面的問題:如圖③,已知Rt△ABC中,∠C=90°,AC=6,BC=8,點O為AB的中點,過C、O兩點的圓分別交AC、BC于P、Q,連結PQ,求△PCQ面積的最大值.
分析:(1)證△APO≌△COQ,求出AP=CQ,同理求出BQ=CP,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2)延長QO到D,使OD=OQ,連接AD,PD,求出PD=PQ,證△AOD≌△BOQ,推出AD=BQ,∠BAD=∠B,OD=OQ,在Rt△PAD中,由勾股定理得:AP2+AD2=PD2,即可得出答案;
(3)連接PO、OQ,則∠POQ=90°,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出AP2+BQ2=PQ2,設PC=a,CQ=b,推出(6-a)2+(8-b)2=a2+b2,求出b=-
3
4
a+
25
4
,代入S△PCQ=
1
2
ab求出即可.
解答:(1)證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為斜邊AB中點,
∴AO=OC=OB,∠A=∠B=∠OCQ=45°,∠AOC=90°,
∵∠POQ=90°,
∴∠AOP+∠POC=∠POC+∠COQ,
∴∠AOP=∠COQ,
在△AOP和△COQ中
∠A=∠OCQ
AO=OC
∠AOP=∠COQ

∴△AOP≌△COQ,
∴AP=CQ,
同理BQ=CP,
在Rt△CPQ中,CP2+PQ2=PQ2,
∴AP2+BQ2=PQ2

(2)解:還成立,
理由是:延長QO到D,使OD=OQ,連接AD,PD,
∵O是AB中點,
∴AO=OB,
在△AOD和△BOQ中
AO=BO
∠AOD=∠BOQ
DO=OQ

∴△AOD≌△BOQ,
∴AD=BQ,∠BAD=∠B,OD=OQ,
∵PO⊥OQ,
∴PD=PQ,
∵∠C=90°,
∴∠PAD=90°,
在Rt△PAD中,由勾股定理得:AP2+AD2=PD2
∴AP2+BQ2=PQ2

(3)解:∵∠C=90°,
∴PQ是直徑,
連接PO、OQ,則∠POQ=90°,
∴AP2+BQ2=PQ2
設PC=a,CQ=b,
∴(6-a)2+(8-b)2=a2+b2,
∴3a+4b=25,
∴b=-
3
4
a+
25
4
,
∵S△PCQ=
1
2
ab,
∴S△PCQ=-
3
8
a2+
25
8
,
當a=
25
6
時,△PCQ的面積的最大值是
625
96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三角形的面積,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質的應用,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太倉市二模)將點A(2,1)向右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則點A′的坐標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太倉市二模)如圖,已知AB為⊙O的直徑,點B為
CD
的中點,則下列結論中一定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太倉市二模)如圖,矩形ABCD中,AB=1,AD=
3
,以BC中點O為圓心AB長為半徑畫弧,得扇形OEPF,若將此扇形圍成一個圓錐(接縫處不重疊),則圓錐的半徑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太倉市二模)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太倉市常住人口約為712000.數(shù)712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可表示為
7.12×105
7.12×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太倉市二模)某商品的原價為a元,如果經過兩次降價,且每次都降低原來的10%,那么該商品現(xiàn)在的價格是
81%a
81%a
元(結果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