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y=
1
2
x+2
與坐標軸分別交于A、B兩點,過A、B兩點的拋物線為y=-
1
2
x2-
3
2
x+2
.點C為線段AO上一動點,過點C作直線CD⊥x軸交AB于點D,交拋物線于點E.
(1)當DE=2時,求四邊形CAEB的面積;
(2)若直線CE移動到拋物線的對稱軸位置,點P、Q分別為直線CE和x軸上的一動點,求△BPQ周長的最小值;
(3)連接BE,是否存在點C,使得△DBE和△DAC相似?若存在,求此點C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考點: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兩點間的距離,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軸對稱-最短路線問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專題:綜合題
分析:(1)設點C的橫坐標為m,然后用m的代數(shù)式表示DE,根據(jù)條件DE=2可求出m,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就可求出點E的縱坐標,就可求出四邊形CAEB的面積.
(2)過點B作CE的對稱點B′,過點B作x軸的對稱點B″,連接PB′、QB″、B′B″,如圖2,則△BPQ的周長=PB+PQ+QB=PB′+PQ+QB″.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得:當B′、P、Q、B″共線時,△BPQ的周長最小,最小值等于B′B″的長,只需運用勾股定理就可解決問題.
(3)由于△DBE和△DAC相似,對應關系不確定,故需分情況討論:若∠BED=∠ACD=90°,如圖3,易證四邊形COBE是矩形,從而有CO=BE,則-
1
2
x2-
3
2
x+2=2,解這個方程就可得到點C的坐標;若∠EBD=∠ACD=90°,可以證到點E與點F重合,與條件矛盾,故該情況不存在.
解答:解:(1)設點C的橫坐標為m,
由CD⊥x軸得:xE=xD=m.
則有yE=-
1
2
m2-
3
2
m+2,yD=
1
2
m+2.
則DE=yE-yD=(-
1
2
m2-
3
2
m+2)-(
1
2
m+2)=2.
解得:m1=m2=-2.
則yE=-
1
2
×(-2)2-
3
2
×(-2)+2=3.
1
2
x+2=0得x=-4,則A(-4,0),OA=4.
則S四邊形CAEB=S△ACE+S△BCE
=
1
2
CE•AO=
1
2
×3×4=6.

(2)過點B作CE的對稱點B′,作x軸的對稱點B″,連接PB′、QB″、B′B″,如圖2,
則點B′必在拋物線上,且yB′=yB,OB″=OB,PB′=PB,QB″=QB.
則△BPQ的周長=PB+PQ+QB=PB′+PQ+QB″.
根據(jù)“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得:
當B′、P、Q、B″共線時,△BPQ的周長最小,最小值等于B′B″的長.
當x=0時,y=
1
2
×0+2=2,則點B(0,2).
則有OB″=2.
解方程-
1
2
x2-
3
2
x+2=2得:x1=0,x2=-3.
則點B′的坐標為(-3,2).
在Rt△BB′B″中,
∵∠B′BB″=90°,BB′=3,BB″=2+2=4,
∴B′B″=5.
∴△BPQ的周長的最小值為5.

(3)存在點C,使得△DBE和△DAC相似.
①若∠BED=∠ACD=90°,如圖3,
由∠EDB=∠CDA得△DBE∽△DAC.
此時∠BEC=∠ECO=∠COB=90°.
則四邊形COBE是矩形.
則CO=BE.
解方程-
1
2
x2-
3
2
x+2=2得:x1=0,x2=-3.
則點E的坐標為(-3,2).
則CO=BE=3,點C(-3,0).
②若∠EBD=∠ACD=90°,
如圖4,這種情況不存在.
理由如下:
假設拋物線上點E滿足∠EBD=90°,
解方程-
1
2
x2-
3
2
x+2=0得:x1=1,x2=-4.
則點F的坐標為(1,0).
∵AB2=42+22=20,BF2=22+12=5,AF2=[1-(-4)]2=25,
∴AB2+BF2=AF2
∴∠ABF=90°.
∴點E在點F處,此時點C與點F重合,
與條件“點C為線段AO上一動點”矛盾,故不存在.
綜上所述:存在點C,使得△DBE和△DAC相似,此時點C的坐標為(-3,0).
點評:本題考查了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軸對稱-最短路徑問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知識,綜合性比較強,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如圖1,設正三角形ABC的外接圓圓心為O,半徑為R,將其沿直線l向右翻滾,當正三角形翻滾一周時,其圓心O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
(2)如圖2,設正方形ABCD的外接圓圓心為O,半徑為R,將其沿直線l向右翻滾一周,其圓心O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
(3)猜想:如圖3,設正多邊形的外接圓圓心為O,半徑為R,將其沿直線l向右翻滾一周,其圓心O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請說明理由.
(4)進一步猜想:任何一個三角形都有一個外接圓(設外接圓的半徑為R),若將該三角形翻滾一周,其外接圓圓心所經(jīng)過的路程是否是一個定值?為什么?請以任意三角形為例說明(如圖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C的內(nèi)接△AOB中,AB=AO=4,tan∠AOB=
3
4
,拋物線y=ax2+bx經(jīng)過點A(4,0)與點(-2,6)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解析式;
(2)直線m與⊙C相切于點A,交y軸于點D,動點P在線段OB上,從點O出發(fā)向點B運動;同時動點Q在線段DA上,從點D出發(fā)向點A運動,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Q的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長度,當PQ⊥AD時,求運動時間t的值;
(3)將拋物線向上平移k個單位(k可以為負數(shù),即向下平移-k個單位)若平移后的拋物線與四邊形ODAB的四邊恰好只有兩個公共點時,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是一種機械裝置,直線BC為地面,所在等邊△ABC是固定支架,機械臂AD以A為圓心,進行擺動,同時,機械臂DM以D為圓心轉動.

已知:A距地面高度是5.9米,AD長4米,DM長1米,
(1)這個機械運動時,請直接寫出:AM的最大值是
 
;
(2)若AM與⊙D相切,求A、M的距離;
(3)如圖2,若機械臂從AD1的位置旋轉60°后到AD2的位置,此時∠AD2C=150°,且D2C=3,求BD2的長,并直接寫出這個旋轉過程中BM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的點P和⊙O,給出如下的定義:若⊙O上存在兩個點A、B,使得∠APB=60°,則稱P為⊙O的關聯(lián)點.已知點D(
1
2
,
1
2
),E(0,-2),F(xiàn)(2
3
,0
).
(1)當⊙O的半徑為1時,①在點D、E、F這三個點中,⊙O的關聯(lián)點是
 
.②過點F作直線l交y軸正半軸于點G,使∠GFO=30°,若直線l上的點P(m,n)是⊙O的關聯(lián)點,求m的取值范圍;
(2)若線段EF上的所有點都是⊙O的關聯(lián)點,求⊙O的半徑r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圖①是一個長為2a,寬為2b的長方形,沿圖中虛線剪開,可分成四塊小長方形.
(1)將圖①中所得的四塊長為a,寬為b的小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如圖②).請利用圖②中陰影部分面積的不同表示方法,直接寫出代數(shù)式(a+b)2、(a-b)2、ab之間的等量關系是
 
;
(2)根據(jù)(2)題中的等量關系,解決如下問題:已知m+n=8,mn=7,則m-n=
 
;
(3)將如圖①所得的四塊長為a,寬為b的小長方形不重疊地放在長方形ABCD的內(nèi)部(如圖③),未被覆蓋的部分(兩個長方形)用陰影表示.若左下角與右上角的陰影部分的周長之差為4,且小長方形的周長為8,則每一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矩形ABCD的邊長AB=2,BC=3,點P是AD邊上一動點(P異于A,D),Q是BC邊上的任意一點連AQ,DQ,過P作PE∥DQ,交AQ于E,作PF∥AQ交DQ于F.
①求證:△APE∽△ADQ.
②設AP的長為x,試求△PEF的面積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
③當Q在何處時,△ADQ的周長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經(jīng)過點(-1,-4),且與一次函數(shù)y=
1
2
x+1的圖象相交于點(2,a),求:
(1)a的值;
(2)k,b的值;
(3)這兩個函數(shù)圖象與x軸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矩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OD=120°,AC=8cm,則該矩形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