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邊△ABC中,點D、E分別是邊AC、AB上的點(不與A、B、C重合),點P是平面內(nèi)一動點。設(shè)∠PDC=∠1,∠PEB=∠2,∠DPE=∠α.
(1)若點P在邊BC上運動(不與點B和點C重合),如圖(1)所示.

則∠1+∠2=             .(用α的代數(shù)式表示)
(2)若點P在△ABC的外部,如圖(2)所示.則∠α、∠1、∠2之間有何關(guān)系?寫出你的結(jié)論,并說明理由.
(3)當點P在邊BC的延長線上運動時,試畫出相應(yīng)圖形,并寫出∠α、∠1、∠2之間的關(guān)系式.(不需要證明)
(1)∠1+∠2=600+∠α;
(2)∠α=∠1-∠2+600,證明見解析;
(3)圖形見解析.

試題分析:(1)借助四邊形內(nèi)角和,以及∠AEP =1800-∠2,∠PDA=1800-∠1,進行計算即可;
(2)利用外角解決;
(3)仿照(2)進行計算即可.
(1)在四邊形AEPD中,
∠A +∠AEP+∠α+∠PDA=3600,
∵∠A=600,∠AEP =1800-∠2,∠PDA=1800-∠1,
∴600+1800-∠2+∠α+1800-∠1=3600
∠1+∠2=600+∠α;
(2)∠α=∠1-∠2+600
理由: 設(shè)AC與PE交于點F,
∵∠1為△PFD的外角,
∴∠1=∠α+∠PFD
∵∠2為△AEF的外角,
∴∠2=∠A+∠AFE
∵∠A=600,∠AFE=∠PFD
∴∠2=600 +∠PFD
∴∠1-∠2=∠α-600
∴∠α=∠1-∠2+600;
(3)如圖(3)時:∠α=∠2-∠1-600

如圖(4)時:∠α=∠1-∠2+6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 AD為△ABC的中線,BE為△ABD的中線.
(1)∠ABE=15°,∠BAD=36°,求∠BED的度數(shù);
(2) 作出△BED中DE邊上的高,垂足為H;
(3) 若△ABC面積為20,過點C作CF//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F,求△BCF的面積.(友情提示: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點E、C、D、A在同一條直線上,AB//DF,ED= AB,∠E=∠CPD.
求證:△ABC≌△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估計池塘岸邊A、B兩點的距離,小方在池塘的一側(cè)選取一點O,測得OA=8米,OB=6米,A、B間的距離不可能是( )

A.12米          B.10米        C. 15米       D.8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用反證法證明“三角形中最多有一個是直角或鈍角”時應(yīng)假設(sh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EF是△ABC的中位線,將△AEF沿AB方向平移到△EBD的位置,點D在BC上,已知△AEF的面積為5,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和9,則此三角形的第三邊長可以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Rt△ABC中,∠C=90°,a+b=14,c=10,則Rt△ABC的面積是(   )  
A.24B.36C.48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2,∠B=60°,點P、Q分別是邊BC、CD上的動點(不與端點重合),且BP=CQ.

(1)圖中除了△ABC與△ADC外,還有哪些三角形全等,請寫出來;
(2)點P、Q在運動過程中,四邊形APCQ的面積是否變化,如果變化,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變,請求出面積;
(3)當點P在什么位置時,△PCQ的面積最大,并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