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梯形ABCO中,A(0,2),B(4,2),O為原點,點C為x軸正半軸上一動點,M為線段BC中點.
(Ⅰ)設C(x,0),S△AOM=y,求y與x的關系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Ⅱ)如果以線段AO為直徑的⊙D與以BC為直徑的⊙M外切,求x的值.
(Ⅲ)連BO,交線段AM于N,如果以A,N,B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MC相似,請寫出直線CN的解析式(不要過程).
【答案】分析:(1)根據(jù)梯形中位線定理可得DM的長,再根據(jù)三角形面積公式即可得到y(tǒng)與x的關系式;
(2)連CF,根據(jù)勾股定理,相切兩圓之間的關系、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可得方程組,解方程求解即可;
(3)如果三角形ABN和三角形OMC相似,一定不相等的角是∠ABN和∠MOC,∠BAN和∠MCO,因為AB∥OC,如果兩角相等,那么M與B重合,顯然不合題意.因此本題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①當∠ABN=∠OMC時,那么∠ANB=∠OCM,可得出關于BC,OC,CM的比例關系式,即可求出OC的值.
②當∠ABN=∠OCM時,∠ANB=∠OMC,可根據(jù)這兩個角的正切值求出OC的值,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N點的坐標,根據(jù)待定系數(shù)法得到直線CN的解析式.
解答:解:(Ⅰ)取OA中點D,連DM,
則 

(x>0).…(4分)

(Ⅱ)⊙D與⊙M外切,⊙M與AB交于F,
連CF,則∠BFC=90°,OC=AF=x,BF=4-x,CF=2,
設⊙M的半徑為r,則

解得 .  

(Ⅲ)y=3x-6或y=-x+
點評:考查了相似形綜合題,本題關鍵是掌握梯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面積公式,勾股定理,相切兩圓之間的關系、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直角坐標系xOy中有一梯形ABCO,頂點C在x正半軸上,A、B兩點在第一象限;且AB∥CO,AO=BC=2,AB=3,OC=5.點P在x軸上,從點(-2,0)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x軸向正方向運動;同時,過點P作直線l,使直線l和x軸向正方向夾角為30°.設點P運動了t秒,直線l掃過梯形ABCO的面積為S
(1)求A、B兩點的坐標;
(2)當t=2秒時,求S的值;
(3)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直線l掃過梯形ABCO面積的
34
時點P的坐標.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角梯形ABCO的邊OC落在x軸的正半軸上,且AB∥OC,BC⊥OC,AB=4,BC=6,OC=8.正方形ODEF的兩邊分別落在坐標軸上,且它的面積等于直角梯形ABCO面積.將正方形ODEF沿x軸的正半軸平行移動,設它與直角梯形ABCO的重疊部分面積為S.
(1)分析與計算:求正方形ODEF的邊長;
(2)操作與求解:
①正方形ODEF平行移動過程中,通過操作、觀察,試判斷S(S>0)的變化情況是
 
;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少  C、先增大后減少  D、先減少后增大
②當正方形ODEF頂點O移動到點C時,求S的值;
(3)探究與歸納:
設正方形ODEF的頂點O向右移動的距離為x,求重疊部分面積S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河北區(qū)一模)如圖,在梯形ABCO中,A(0,2),B(4,2),O為原點,點C為x軸正半軸上一動點,M為線段BC中點.
(Ⅰ)設C(x,0),S△AOM=y,求y與x的關系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Ⅱ)如果以線段AO為直徑的⊙D與以BC為直徑的⊙M外切,求x的值.
(Ⅲ)連BO,交線段AM于N,如果以A,N,B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MC相似,請寫出直線CN的解析式(不要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直角梯形OABC中,AB∥OC,過B點的雙曲線y=
kx
(k>0)恰好過BC的中點D,且S梯形ABCO=6,則k=
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