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設P、Q分別為AB、OB邊上的動點,他們同時分別從點A、O向B點勻速移動,移動的速度都是1厘米/秒,設P、Q移動時間為t秒(0≤t≤4)
(1)試用t的代數(shù)式表示P點的坐標;
(2)求△OPQ的面積S(cm2)與t(秒)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t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試問是否存在這樣的時刻t,使△OPQ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作PM⊥OA于M,則PM∥OB,
∴AM:AO=PM:BO=AP:AB,
∵OA=3cm,OB=4cm,
∴在Rt△OAB中,AB===5cm,
∵AP=1•t=t,
,
∴PM=t,AM=t,
∴OM=OA-AM=3-t,
∴點P的坐標為( t,3-t);

(2)∵OQ=1•t=tcm,
∴S△OPQ=×t×(3-t)=-t2+t=-(t-2+,
∴當t=s時,S有最大值,最大值為 cm2;

(3)存在.
理由:作PN⊥OB于N,
∵△OPQ為直角三角形,
∴△PON∽△QPN,

∴(3-t)2=t(t-t),
解得t1=3,t2=15(舍去);
∴當t=3s時,△OPQ為直角三角形.
分析:(1)作PM⊥OA于M,則PM∥OB,再根據(jù)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由勾股定理求出AB=5,而AP=t,根據(jù)比例式求出AM、PM的值,P點坐標即可得到;
(2)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P點縱坐標與OQ的長度的積的一半就是△OPQ面積,整理后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求解即可;
(3)作OQ邊上的高,根據(jù)△PON和△QPN相似,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列式求解.
點評:此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二次函數(shù)最值問題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知識.此題綜合性很強,難度較大,解題的關鍵是數(shù)形結合思想與函數(shù)思想的應用,注意輔助線的作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黑河)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Rt△AOB的兩條直角邊OA、OB分別在y軸和x軸上,并且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7x+12=0的兩根(OA<OB),動點P從點A開始在線段AO上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0運動;同時,動點Q從點B開始在線段BA上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A運動,設點P、Q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A、B兩點的坐標.
(2)求當t為何值時,△APQ與△AOB相似,并直接寫出此時點Q的坐標.
(3)當t=2時,在坐標平面內,是否存在點M,使以A、P、Q、M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M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Rt△AOB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OB=90°,∠BAO=30°,且A的坐標為(3,0),⊙C的圓心坐標為(-1,0),半徑為1,若D是⊙C上的一個動點,線段DA與y軸交與點E.求:
(1)過點A、B、C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
(2)求△ABE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設P、Q分別為AB、OB邊上的動點,他們同時分別從點A、O向B點勻速移動,移動的速度都是1厘米/秒,設P、Q移動時間為精英家教網(wǎng)t秒(0≤t≤4)
(1)試用t的代數(shù)式表示P點的坐標;
(2)求△OPQ的面積S(cm2)與t(秒)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t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試問是否存在這樣的時刻t,使△OPQ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設P、Q分別為AB、OB邊上的動點,他們同時分別從點A、O向B點勻速移動,移動的速度都是1厘米/秒,設P、Q移動時間為t秒(0≤t≤4)
(1)試用t的代數(shù)式表示P點的坐標;
(2)求△OPQ的面積S(cm2)與t(秒)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t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試問是否存在這樣的時刻t,使△OPQ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t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