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如圖1,直線AC∥BD,直線AC、BD及直線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個部分.點P是其中的一個動點,連接PA、PB,觀察∠APB、∠PAC、∠PBD三個角.規(guī)定:直線AC、BD、AB上的各點不屬于(1)、(2)、(3)、(4)、(5)、(6)六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部分.
當動點P落在第(1)部分時,可得:∠APB=∠PAC+∠PBD,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填注理由
解:過點P作EF∥AC,如圖2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
(平行線的傳遞性)

所以∠BPE=∠PBD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
(等量代換)
,
即∠APB=∠PAC+∠PBD.
(1)當動點P落在第(2)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APB、∠PAC、∠PBD之間滿足的關系式,不必說明理由.
(2)當動點P在第(3)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3)當動點P在第(4)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分析:根據(jù)平行線的傳遞性、平行線的性質填空;
(1)過點P作EF∥AC,如圖3,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傳遞性和等式的基本性質可得出∠APB+∠PAC+∠PBD=360°;
(2)過點P作EF∥AC,如圖4,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傳遞性可得出∠PAC=∠APB+∠PBD;
(3)過點P作EF∥AC,如圖5,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傳遞性可得出∠PAC+∠APB=∠PBD.
解答:解:過點P作EF∥AC,如圖2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 (平行線的傳遞性).
所以∠BPE=∠PBD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等量代換),
即∠APB=∠PAC+∠PBD.
(1)過點P作EF∥AC,如圖3,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 (平行線的傳遞性).
所以∠BPF+∠PBD=180°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同理∠APF+∠PAC=180°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因此∠APF+∠BPF+∠PAC+∠PBD=360°(等式的基本性質),
即∠APB+∠PAC+∠PBD=360°.
(2)過點P作EF∥AC,如圖4,

∠PAC=∠APB+∠PBD;
(3)過點P作EF∥AC,如圖5,

∠PAC+∠APB=∠PBD.
故答案為:平行線的傳遞性,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等量代換).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以及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是基礎知識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姜堰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如圖,一直線AC與已知直線AB:關于y軸對稱。

(1)求直線AC的解析式;
(2)說明兩直線與x軸圍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屆江蘇省姜堰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一直線AC與已知直線AB:關于y軸對稱。

(1)求直線AC的解析式;

(2)說明兩直線與x軸圍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1,直線AC∥BD,直線AC、BD及直線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個部分.點P是其中的一個動點,連接PA、PB,觀察∠APB、∠PAC、∠PBD三個角.規(guī)定:直線AC、BD、AB上的各點不屬于(1)、(2)、(3)、(4)、(5)、(6)六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部分.
當動點P落在第(1)部分時,可得:∠APB=∠PAC+∠PBD,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填注理由
解:過點P作EF∥AC,如圖2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______.
所以∠BPE=∠PBD______.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______,
即∠APB=∠PAC+∠PBD.
(1)當動點P落在第(2)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APB、∠PAC、∠PBD之間滿足的關系式,不必說明理由.
(2)當動點P在第(3)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3)當動點P在第(4)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1,直線ACBD,直線AC、BD及直線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個部分.點P是其中的一個動點,連接PA、PB,觀察∠APB、∠PAC、∠PBD三個角.規(guī)定:直線AC、BD、AB上的各點不屬于(1)、(2)、(3)、(4)、(5)、(6)六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部分.
當動點P落在第(1)部分時,可得:∠APB=∠PAC+∠PBD,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填注理由
過點P作EFAC,如圖2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______.
所以∠BPE=∠PBD______.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______,
即∠APB=∠PAC+∠PBD.
(1)當動點P落在第(2)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APB、∠PAC、∠PBD之間滿足的關系式,不必說明理由.
(2)當動點P在第(3)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3)當動點P在第(4)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論.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