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t△ABC中,∠C=90°,AC=6,,⊙B的半徑長為1,⊙B交邊CB于點P,點O是邊AB上的動點.
(1)如圖1,將⊙B繞點P旋轉(zhuǎn)180°得到⊙M,請判斷⊙M與直線AB的位置關(guān)系;
(2)如圖2,在(1)的條件下,當(dāng)△OMP是等腰三角形時,求OA的長; 
(3)如圖3,點N是邊BC上的動點,如果以NB為半徑的⊙N和以O(shè)A為半徑的⊙O外切,設(shè)NB=y,OA=x,求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及定義域.

【答案】分析:(1)過點M作MD⊥AB,垂足為D,根據(jù)MB=2,結(jié)合sin∠B的值,可得出MD的長,與圓M的半徑進行比較即可得出⊙M與直線AB的位置關(guān)系;
(2)根據(jù)(1)得出MD>MP,OM>MP,從而△OMP是等腰三角形可分兩種情況討論,①OP=MP,②OM=OP,分別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解OA即可;
(3)先表示出NF、BF,從而可得出OF的表達式,由⊙N和⊙O外切,可得出ON=x+y,在Rt△NFO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y與x的關(guān)系式,也可得出自變量的定義域.
解答:解:(1)⊙M與直線AB相離,理由如下:
在Rt△ABC中,∠ACB=90°,
,AC=6,
∴AB=10,
過點M作MD⊥AB,垂足為D,
在Rt△MDB中,∠MDB=90°,,
∵MB=2,
>1,
故可得⊙M與直線AB相離;

(2)∵>1=MP,
∴OM>MP.
分兩種情況討論,
1°當(dāng)OP=MP時,此時OP=MP=PB,
故易得∠MOB=90°,

∴OB=,
∴OA=;
2°當(dāng)OM=OP時,過點O作OE⊥BC,垂足為E
EB=EP+PB=+1=
此時,
∴OB=,
∴OA=
綜上可得,當(dāng)△OMP是等腰三角形時,OA的長為;

(3)連接ON,過點N作NF⊥AB,垂足為F.
在Rt△NFB中,∠NFB=90°,
設(shè)NB=y,則NF=y,BF=y,
故可得OF=10-x-y,
∵⊙N和⊙O外切,
∴ON=x+y,
在Rt△NFO中,∠NFO=90°,則ON2=OF2+NF2
,
故可得,定義域為:0<x<5.
點評:此題屬于圓的綜合題,涉及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勾股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綜合性較強,難點在第二問和第三問,解答時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運用,另外要求我們能將所學(xué)知識融會貫通.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在Rt△ABC中,∠C=90°,AC=12,BC=9,D是AB上一點,以BD為直徑的⊙O切AC于E,求⊙O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在Rt△ABC中,∠C=90°,AB=12,點D是AB的中點,點O是△ABC的重心,則OD的長為( 。
A、12B、6C、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Rt△ABC中,已知a及∠A,則斜邊應(yīng)為( 。
A、asinA
B、
a
sinA
C、acosA
D、
a
cos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Rt△ABC中,∠C=90°,CD⊥AB于D,CD:DB=1:3.求tanA和tanB.(要求畫出圖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Rt△ABC中,∠C=90°,CD⊥AB于D,且AD:BD=9:4,則AC:BC的值為( 。
A、9:4B、9:2C、3:4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