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如圖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90°,點P在BC邊上,當∠APD=90°時,易證△ABP∽△PCD,從而得到BP•PC=AB•CD,解答下列問題.
(1)模型探究: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點P在BC邊上,當∠B=∠C=∠APD時,結(jié)論BP•PC=AB•CD仍成立嗎?試說明理由;
(2)拓展應用:如圖3,M為AB的中點,AE與BD交于點C,∠DME=∠A=∠B=45°且DM交AC于F,ME交BC于G.AB=,AF=3,求FG的長.

【答案】分析:(1)通過相似三角形△ABP∽△PCD的對應邊成比例來證得BP•PC=AB•CD;
(2)利用相似三角形△AMF∽△BGM的對應角相等、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證得AC⊥BC且AC=BC;然后在直角△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BC=4;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AMF∽△BGM的對應邊成比例以及在直角△FCG中利用勾股定理來求FG的長度.
解答:解:(1)∵∠APC=∠APD+∠CPD,∠APC=∠BAP+∠B(三角形外角定理),∠B=∠APD(已知),
∴∠BAP=∠CPD,
又∵∠B=∠C,
∴△ABP∽△PCD
=,
∴BP•PC=AB•CD;

(2)∵∠AFM=∠DME+∠E(三角形外角定理),∠DME=∠A(已知),
∴∠AFM=∠A+∠E(等量代換),
又∠BMG=∠A+∠E(三角形外角定理),
∴∠AFM=∠BMG.
∵∠A=∠B,
∴△AMF∽△BGM.
當∠A=∠B=45°時,∠ACB=180°-∠A-∠B=90°,即AC⊥BC且AC=BC.
∵M為AB的中點,∴AM=BM=,AC=BC=4.
又∵△AMF∽△BGM,

∴BG===,
又∵,CF=4-3=1,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綜合題.此題綜合運用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勾股定理、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如圖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90°,點P在BC邊上,當∠APD=90°時,易證△ABP∽△PCD,從而得到BP•PC=AB•CD,解答下列問題.
(1)模型探究: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點P在BC邊上,當∠B=∠C=∠APD時,求證:BP•PC=AB•CD;
(2)拓展應用:如圖3,在四邊形ABCD中,AB=4,BC=10,CD=6,∠B=∠C=60°,AO⊥BC于點O,以O為頂點,以BC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點P為線段OC上一動點(不與端點O、C重合)
(i)當∠APD=60°時,求點P的坐標;
(ii)過點P作PE⊥PD,交y軸于點E,設PO=x,OE=y,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臺州模擬)閱讀理解:如圖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90°,點P在BC邊上,當∠APD=90°時,易證△ABP∽△PCD,從而得到BP•PC=AB•CD,解答下列問題.
(1)模型探究: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點P在BC邊上,當∠B=∠C=∠APD時,結(jié)論BP•PC=AB•CD仍成立嗎?試說明理由;
(2)拓展應用:如圖3,M為AB的中點,AE與BD交于點C,∠DME=∠A=∠B=45°且DM交AC于F,ME交BC于G.AB=4
2
,AF=3,求FG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咸寧)閱讀理解:
如圖1,在四邊形ABCD的邊AB上任取一點E(點E不與點A、點B重合),分別連接ED,EC,可以把四邊形ABCD分成三個三角形,如果其中有兩個三角形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如果這三個三角形都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強相似點.解決問題:
(1)如圖1,∠A=∠B=∠DEC=55°,試判斷點E是否是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并說明理由;
(2)如圖2,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點均在正方形網(wǎng)格(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的格點(即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上,試在圖2中畫出矩形ABCD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E;
拓展探究:
(3)如圖3,將矩形ABCD沿CM折疊,使點D落在AB邊上的點E處.若點E恰好是四邊形ABCM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試探究AB和BC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北京市密云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理解:

如圖1,在四邊形ABCD的邊AB上任取一點E(點E不與點A、點B重合),分別連接ED,EC,可以把四邊形ABCD分成三個三角形,如果其中有兩個三角形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如果這三個三角形都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強相似點.解決問題:

(1)如圖1,∠A=∠B=∠DEC=55°,試判斷點E是否是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并說明理由;

(2)如圖2,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點均在正方形網(wǎng)格(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的格點(即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上,試在圖2中畫出矩形ABCD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E;

拓展探究:

(3)如圖3,將矩形ABCD沿CM折疊,使點D落在AB邊上的點E處.若點E恰好是四邊形ABCM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試探究AB和BC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咸寧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理解:

如圖1,在四邊形ABCD的邊AB上任取一點E(點E不與點A、點B重合),分別連接ED,EC,可以把四邊形ABCD分成三個三角形,如果其中有兩個三角形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如果這三個三角形都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強相似點.解決問題:

(1)如圖1,∠A=∠B=∠DEC=55°,試判斷點E是否是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并說明理由;

(2)如圖2,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點均在正方形網(wǎng)格(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的格點(即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上,試在圖2中畫出矩形ABCD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E;

拓展探究:

(3)如圖3,將矩形ABCD沿CM折疊,使點D落在AB邊上的點E處.若點E恰好是四邊形ABCM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試探究AB和BC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