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A,B,C是平面內(nèi)的三點,AB=3,BC=3,A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分析:由已知可得AB+BC=AC,因而點B是線段AC的中點,進而可知可以畫一個圓,使A,B在圓上,C在圓外.
解答:解:∵A,B,C是平面內(nèi)的三點,AB=3,BC=3,AC=6,
∴AB+BC=AC,則B是線段AC的中點,
∴可以畫一個圓,使A,B在圓上,C在圓外.
故選B.
點評:正確確定A、B、C三點的位置關系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8、已知A,B,C是平面內(nèi)的三個點,且AB=3,AC=5,若設BC之間距離為a,則a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寶山區(qū)二模)A、B、C是平面內(nèi)的三點,AB=1,BC=2,AC=3,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拋物線y=ax2+bx-2經(jīng)過(2,1)和(6,-5)兩點.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此拋物線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cè)),與y軸交于C點,點P是在直線x=4右側(cè)的此拋物線上一點,過點P作PM⊥x軸,垂足為M.若以A、P、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CB相似,求點P的坐標;
(3)點E是直線BC上的一點,點F是平面內(nèi)的一點,若要使以點O、B、E、F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請直接寫出點F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直線AB∥CD,直線EF與AB、CD分別相交于點E、F.
(1)如圖1,若∠1=60°,求∠2、∠3的度數(shù);
(2)若點P是平面內(nèi)的一個動點,連結(jié)PE、PF,探索∠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①當點P在圖2的位置時,可得∠EPF=∠PEB+∠PFD;
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填空(理由或數(shù)學式).
解:如圖2,過點P作MN∥AB,
則∠EPM=∠PEB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AB∥CD(已知),MN∥AB(作圖),
∴MN∥CD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MPF=∠PFD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EPM+∠FPM
∠EPM+∠FPM
=∠PEB+∠PFD(等式的性質(zhì))
即∠EPF=∠PEB+∠PFD.
②當點P在圖3的位置時,請直接寫出∠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EPF+∠PEB+∠PFD=360°
∠EPF+∠PEB+∠PFD=360°
;
③當點P在圖4的位置時,請直接寫出∠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EPF+∠PFD=∠PEB
∠EPF+∠PFD=∠P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