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原區(qū))已知,如圖,在矩形ABCD中,P是邊AD上的動點(diǎn),PE垂直AC于E,PF垂直BD于F,如果AB=3,AD=4,那么( )

A.PE+PF=
B.<PE+PF<
C.PE+PF=5
D.3<PE+PF<4
【答案】分析:用兩種方法表示出△AOD的面積,即可得到所求線段與其他易求得的線段的關(guān)系.
解答:解:作DH⊥AC,連接OP.
則△OAD的面積就是OA×DH×0.5.
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小三角形面積就是OA×PE×0.5+OD×PF×0.5.
兩式相等,列出等式可得:DH=PE+PF.
∵Rt△ACD中,AD=4,CD=3,
∴AC=5,
∴DH==
故選A.
點(diǎn)評:本題的關(guān)鍵是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積的兩種算法,即一種是兩直角邊的積的一半;一種是底邊乘高的一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三個點(diǎn)A(-8,0)、B(2,0)、C,O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diǎn)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diǎn)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diǎn)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圓》(1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三個點(diǎn)A(-8,0)、B(2,0)、C,O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diǎn)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diǎn)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diǎn)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三角形》(08)(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三個點(diǎn)A(-8,0)、B(2,0)、C,O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diǎn)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diǎn)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diǎn)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三個點(diǎn)A(-8,0)、B(2,0)、C,O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diǎn)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diǎn)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diǎn)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5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一元二次方程》(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中原區(qū))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三個點(diǎn)A(-8,0)、B(2,0)、C,O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以AB為直徑的⊙M與y軸的負(fù)半軸交于點(diǎn)D.
(1)求直線CD的解析式;
(2)求證:直線CD是⊙M的切線;
(3)過點(diǎn)A作AE⊥CD,垂足為E,且AE與⊙M相交于點(diǎn)F,求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兩個根分別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