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將Rt△AO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90°,∠AOB=60°,OB=,斜邊OB在x軸的正半軸上,點A在第一象限,∠AOB的平分線OC交AB于C.動點P從點B出發(fā)沿折線BC-CO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O運動,運動時間為t秒,同時動點Q從點C出發(fā)沿折線CO-Oy以相同的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O時P、Q同時停止運動.
(1)求OC、BC的長;
(2)設△CPQ的面積為S,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t為何值時,S有最值,并求其最值.

【答案】分析:(1)先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據(jù)OB和cos60°,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出OA,然后根據(jù)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AOC等于30°,在△AOC中,利用OA和cos30°,由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即可求出OC的長,根據(jù)等角對等邊可知BC等于OC;
(2)分兩種情況考慮:第一,P在BC邊上,根據(jù)速度和時間t得到PB等于CQ都等于t,過Q作DE與AC垂直,QE等于CQsin60°,CP等于BC減去PB,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列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第二,當P在邊CQ上時,同理可得S與t的關系式,然后求得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即可;
解答:解:(1)∵∠AOB=60°,
∴在Rt△AOB中,
OA=OBcos60°=
∵OC平分∠AOB,
∴∠AOC=∠COB=30°,
∴OC==2,
∵∠COB=∠CBO=30°,
∴BC=OC=2;

(2)當0<t≤2時,S=t(2-t)sin60°=-t2+t=-(t-1)2+,當t=1時,有最大值是;
當2≤t<4時S=(t-2)(4-t)sin60°=-t2+t-2=-(t-3)2+,當t=3時,有最大值是;
綜上,當t=1或3時,S有最大值是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會根據(jù)已知的邊和角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出未知邊和角,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斷,注意靈活運用分類討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是一道綜合題.學生做題時應注意考慮問題要全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Rt△AO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90°,∠AOB=60°,OB=2
3
,斜邊OB在x軸的正半軸上,點A在第一象限,∠AOB的平分線OC交AB于C.動點P從點B出發(fā)沿折線BC-CO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O運動,運動時間為t秒,同時動點Q從點C出發(fā)沿折線CO-Oy以相同的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O時P、Q同時停止運動.
(1)求OC、BC的長;
(2)設△CPQ的面積為S,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t為何值時,S有最值,并求其最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肇慶二模)如圖,將Rt△AOB繞點O旋轉(zhuǎn)得到Rt△COD,若∠BOC=130°,則∠AOD度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Rt△AOB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A1OB1,若點A的坐標為(2,1),過點A、O、A1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5
6
x2-
7
6
x
y=
5
6
x2-
7
6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縣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七)(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將Rt△AOB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A1OB1,若點A的坐標為(2,1),過點A、O、A1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