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在拋物線y=x2+上,過A作AB⊥x軸于點B,AD⊥y軸于點D,將矩形ABOD沿對角線BD折疊后得A的對應點為A′,重疊部分(陰影)為△BDC.
(1)求證:△BDC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A點的坐標是(1,m),求△BDC的面積;
(3)在(2)的條件下,求直線BC的解析式,并判斷點A′是否落在已知的拋物線上?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可通過證角相等來求解.由折疊的性質(zhì)可得出∠ABD=∠ABD,根據(jù)AB∥OD,可得出∠ABD=∠ODB,因此∠ODB=∠CBD,CD=BC,△BDC是等腰三角形.
(2)求△BCD的面積,可用△BOD和△BOC的面積差來求,已知A的坐標為(1,m),那么可得出OB=AD=1,由于A在拋物線上,可根據(jù)拋物線的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AB、OD的長.進而可求出∠ABD的度數(shù),也就能求出∠OBC的度數(shù).在直角三角形OBC中,根據(jù)OB和∠OBC的度數(shù)即可求出OC的長,然后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出△BCD的面積.
(3)在(2)中已得出了B、C的坐標,可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出直線BC的解析式.
判定A′是否在拋物線上,首先要知道A′的坐標,可過A′作x軸的垂線,用求OC的方法求出A′的縱坐標,然后代入直線BC中即可得出A′的坐標,將A′的坐標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中即可判斷出A′是否在拋物線上.
解答:(1)證明:由折疊的性質(zhì)之:∠ABD=∠DBC,
∵四邊形ABOD是矩形
∴AB∥DO
∴∠ABD=∠CDB
∴∠CBD=∠BDC
∴△BDC是等腰三角形.

(2)解:∵點A(1,m)在y=x2+上,
∴m=+=
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B=,DA=1,
∴∠ABD=30°,
∴∠CBO=30°,CO=OB•tan∠CBO=,
S△BCD=S△BDO-S△BCO=OD•OB-OB•OC=-=

(3)解:設直線BC解析式為:y=ax+b,
∵C(0,),B(1,0);
,
解得
y=-+,
設A′的坐標為(x,y),過A′作A′M⊥x軸于M,
A′M=BA′=AB=,
∴y=
代入y=-+,
得x=-
點A′的坐標是(-,),
將x=-代入y=x2+
得:y=
∴A′落在此拋物線上.
點評:本題著重考查了待定系數(shù)法求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圖形折疊變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二次函數(shù)的應用等知識點,綜合性較強,考查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1、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A(2,2),B(1,-1),C(3,0).
(1)在圖1中,畫出以點O為位似中心,放大△ABC到原來2倍的△A′B′C′;
(2)若點P是AB邊上一點,平移△ABC后,點P的對應點的坐標是P′(a+3,b-2),在圖2中畫出平移后的△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4、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3,2),若將點P先沿x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再將它沿y軸方向向下平移1個單位,到達點Q處,則點Q的坐標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線段AB,其中A(1,3)B(4,5),若A、B縱坐標不變,橫坐標擴大為原來的2倍,則線段AB
 
向拉長為原來的
 
倍,若點A、B縱坐標不變,橫坐標變成原來的
12
,則線段AB
 
向縮短為原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A(2,-3),B(4,-1).若C(a,0),D(a+3,0)是x軸上的兩個動點,則當a=
5
4
5
4
時,四邊形ABDC的周長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上海)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如圖),直線y=
1
2
x+b
經(jīng)過第一、二、三象限,與y軸交于點B,點A(2,t)在這條直線上,聯(lián)結AO,△AOB的面積等于1.
(1)求b的值;
(2)如果反比例函數(shù)y=
k
x
(k是常量,k≠0)的圖象經(jīng)過點A,求這個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