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黃岡)現(xiàn)有A,B兩個班級,每個班級各有45人參加一次測驗,每名參加者可獲得0,1,2,3,4,5,6,7,8,9分這幾種不同的分值中的一種,測試結果A班的成績?nèi)缦卤硭,B班成績?nèi)缦聢D表示.
(1)哪個班的平均分較高.
(2)若兩個班合計共有60人及格,則參加者最少獲幾分才可以及格.

【答案】分析: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A班的平均成績,根據(jù)右圖計算出B班的平均成績.
解答:解:(1)由表格得,A班的平均成績=(1×3+2×5+3×7+4×6+5×8+6×6+7×4+8×3+9×2)÷45=4.53(分),
由圖得,B班的平均成績=(1×3+2×3+3×8+4×18+5×10+6×3)÷45=3.84(分),
∴A班的平均成績高;

(2)若兩個班合計共有60人及格,即有30人不及格,
從兩表中可得出,3分(含3分)以下的有16+14=30人,
即參加者最少獲4分才可以及格.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均數(shù)的計算和理解統(tǒng)計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黃岡)已知經(jīng)過A、B、C三點的二次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
(1)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拋物線頂點M的坐標;
(2)若點N為線段BM上的一點,過點N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點Q.當點N在線段BM上運動時(點N不與點B、點M重合),設NQ的長為t,四邊形NQAC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自變量t取值范圍;
(3)將△OAC補成矩形,使△OAC的兩個頂點成為矩形一邊的兩個頂點,第三個頂點落在矩形這一邊的對邊上,求出矩形未知頂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黃岡)已知經(jīng)過A、B、C三點的二次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
(1)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拋物線頂點M的坐標;
(2)若點N為線段BM上的一點,過點N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點Q.當點N在線段BM上運動時(點N不與點B、點M重合),設NQ的長為t,四邊形NQAC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自變量t取值范圍;
(3)將△OAC補成矩形,使△OAC的兩個頂點成為矩形一邊的兩個頂點,第三個頂點落在矩形這一邊的對邊上,求出矩形未知頂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黃岡)已知經(jīng)過A、B、C三點的二次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
(1)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拋物線頂點M的坐標;
(2)若點N為線段BM上的一點,過點N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點Q.當點N在線段BM上運動時(點N不與點B、點M重合),設NQ的長為t,四邊形NQAC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自變量t取值范圍;
(3)將△OAC補成矩形,使△OAC的兩個頂點成為矩形一邊的兩個頂點,第三個頂點落在矩形這一邊的對邊上,求出矩形未知頂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黃岡)現(xiàn)有A,B兩個班級,每個班級各有45人參加一次測驗,每名參加者可獲得0,1,2,3,4,5,6,7,8,9分這幾種不同的分值中的一種,測試結果A班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珺班成績?nèi)缦聢D表示.
(1)哪個班的平均分較高.
(2)若兩個班合計共有60人及格,則參加者最少獲幾分才可以及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