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于點D,AB=10,AC=6,求DAB的距離.


解:作DE⊥AB,垂足為E,

DE即為D到AB的距離

又∵∠C=90°,AD平分∠CAB,∴DE=DC

在△ABC中∵∠C=90°,AB=10,AC=6,∴BC=8,設(shè)CD=x,

則DE=CD=x,BD=8-x,∵∠DCE=∠DEA=90°,AD為公共邊,

DE=CD  ∴△ACD≌△AED (HL),∴AE= AC =6,∴BE=4,

在Rt△BED中,∵DE2+EB2=DB2,即x2+42=(8-x)2,

解得:x=3.

DAB的距離是3

(其它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三角函數(shù)定義、面積法相應(yīng)給分)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閱讀理解:

如圖1,在四邊形ABCD的邊AB上任取一點E(點E不與點A、點B重合),分別連接ED,EC,可以把

四邊形ABCD分成三個三角形,如果其中有兩個三角形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

的相似點;如果這三個三角形都相似,我們就把E叫做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強相似點.解決問題:

(1)如圖1,∠A=∠B=∠DEC=55°,試判斷點E是否是四邊形ABCD的邊AB上的相似點,并說明理由;

(2)如圖2,在矩形ABCD中,AB=5,BC=2,且A,B,C,D四點均在正方形網(wǎng)格(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

形的邊長為1)的格點(即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上,試在圖2中畫出矩形ABCD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E;

拓展探究:

(3)如圖3,將矩形ABCD沿CM折疊,使點D落在AB邊上的點E處.若點E恰好是四邊形ABCM的邊AB上的一個強相似點,試探究AB和BC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三個自愿獻血者,兩人血型為O型,一人血型為A型.若在三人中隨意挑選一人獻血,兩年以后又從此三人中隨意挑選一人獻血,試求兩次所獻血的血型均為O型的概率(要求:用列表或畫樹狀圖的方法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是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關(guān)于原點對稱的任意兩點,BCx軸,ACy軸,△ABC的面積記為S,則

A.S = 2          B. 2<S<4    C.S = 4          D.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y=x2-4x+3,求出它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如圖1,在等邊△ABC中,點M是邊BC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B、C),聯(lián)結(jié)AM,以AM為邊作等邊△AMN,聯(lián)結(jié)CN.求證:∠ABC=∠ACN.

【類比探究】

(2)如圖2,在等邊△ABC中,點M是邊BC延長線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C),其它條件不變,(1)中結(jié)論∠ABC=∠ACN還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如圖3,在等腰△ABC中,BA=BC,點M是邊BC上的任意一點(不含端點B、C),聯(lián)結(jié)AM,以AM為邊作等腰△AMN,使頂角∠AMN=∠ABC.聯(lián)結(jié)CN.試探究∠ABC與∠ACN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xkb1.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結(jié)論:①常數(shù);②當時,函數(shù)值;③的增大而減小;④若點在此函數(shù)圖象上,則點也在此函數(shù)圖象上.其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為圓心,以為半徑作圓,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D兩點,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

過點AB、C,頂點為E.

(1)求此二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2)設(shè)∠DBCa,∠CBEb,求sin(ab)的值;

(3)坐標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以P、A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BCE相似.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古希臘數(shù)學(xué)家丟番圖(公元250年前后)在《算術(shù)》中就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不過當時古希臘人還沒有尋求到它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圖解等方法來求解。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形如(a>0,b>0)的方程的圖解法是:以和b為兩直角邊做Rt△ABC,再在斜邊上截取BD=,則AD的長就是所求方程的解。

(1)請利用所給的線段和線段b,作出方程的解。

(2)說說上述求法的不足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