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9,已知線段AB.

(1)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作出線段AB 的垂直平分線l (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出作法);

(2)在(1)中所作的直線l上任意取兩點M、N(線段AB的上方).連結(jié)AM、AN、BM、BN.求證:∠MAN=∠MBN.

解:(1)如圖,直線l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2)∵直線l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點M、N在直線l上,∴MA=MB,NA=NB(中垂線上一點到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MN=MN(公共邊),

∴△MAN≌△MBN (SSS) ∴∠MAN=∠MBN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9、如圖1,已知線段AB和直線m,點A在直線m上,以AB為一邊畫等腰△ABC,且使點C在直線m上,這樣的等腰三角形最多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翔安區(qū)模擬)(1)如圖1,已知線段AB,請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不寫畫法,保留作圖痕跡);
(2)計算:(-1)0+2sin60°+
16
-|1-
3
|
;
(3)如圖2,已知AB∥CD,直線MN交AB于M,交CD于N,ME平分∠AMN,NF平分∠DNM,求證:EM∥F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1•梅州)如圖1,已知線段AB的長為2a,點P是AB上的動點(P不與A,B重合),分別以AP、PB為邊向線段AB的同一側(cè)作正△APC和正△PBD.
(1)當(dāng)△APC與△PBD的面積之和取最小值時,AP=
a
a
;(直接寫結(jié)果)
(2)連接AD、BC,相交于點Q,設(shè)∠AQC=α,那么α的大小是否會隨點P的移動面變化?請說明理由;
(3)如圖2,若點P固定,將△PBD繞點P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旋轉(zhuǎn)角小于180°),此時α的大小是否發(fā)生變化?(只需直接寫出你的猜想,不必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石家莊二模)閱讀材料:
我們將能完全覆蓋平面圖形的最小圓稱為該平面圖形的最小覆蓋圓.
例如:線段AB的最小覆蓋圓就是以線段AB為直徑的圓.
操作探究:
(1)如圖1:已知線段AB與其外一點C,作過A、B、C三點的最小覆蓋圓;(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的最小覆蓋圓的半徑是
2
2
2
2
cm;
如圖2,邊長為1cm的兩個正方形并列在一起,則其最小覆蓋圓的半徑是
5
2
5
2
cm;
如圖3,半徑為1cm的兩個圓外切,則其最小覆蓋圓的半徑是
2
2
cm.
聯(lián)想拓展:
⊙O1的半徑為8,⊙O2,⊙O3的半徑均為5.
(1)當(dāng)⊙O1、⊙O2、⊙O3兩兩外切時(如圖4),則其最小覆蓋圓的半徑是
40
3
40
3
;
(2)當(dāng)⊙O1、⊙O2、⊙O3兩兩相切時,(1)中的結(jié)論還成立嗎?如果不成立,則其最小覆蓋圓的半徑是
13
13
,并作出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線段AB=8,點C是AB上的一動點(不包括A、B),在AB同側(cè)作兩個等邊三角形ACD和BCE,連DE,點P、F分別是DE和BE的中點,連接AF,分別交DC、CE于G、H.
(1)寫出圖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除等邊三角形ACD和BCE外);
(2)當(dāng)點C在AB中點時,如圖2,求CP的長及AG:GH:HF;
(3)點M、N是線段AB上兩點,且AM=BN=2,當(dāng)點C從點M向點N運動時,求點P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