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已知⊙O的半徑長為1,PQ是⊙O的直徑,點M是PQ延長線上一點,以點M為圓心作圓,與⊙O交于A、B兩點,連接PA并延長,交⊙M于另外一點C.
(1)若AB恰好是⊙O的直徑,設OM=x,AC=y,試在圖2中畫出符合要求的大致圖形,并求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
(2)連接OA、MA、MC,若OA⊥MA,且△OMA與△PMC相似,求OM的長度和⊙M的半徑長;
(3)是否存在⊙M,使得AB、AC恰好是一個正五邊形的兩條邊?若存在,試求OM的長度和⊙M的半徑長;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精英家教網
分析:(1)過點M作MN⊥AC,垂足為N,可得AN=NC=
1
2
y
,再根據(jù)PM⊥AB,又AB是圓O的直徑,可得PN=
2
+
1
2
y
,在Rt△PNM中,再利用cos∠NPM=
PN
PM
即可求得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
(2)設圓M的半徑為r,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根據(jù)△OMA∽△PMC,可得△PM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可得∠CPM、∠PCM都不可能是直角.又利用∠AOM=2∠P≠∠P,可得即若△OMA與△PMC相似,其對應性只能是點O與點C對應、點M與點P對應、點A與點M對應.從而求得OM,然后即可求得⊙M的半徑長.
(3)假設存在⊙M,使得AB、AC恰好是一個正五邊形的兩條邊,連接OA、MA、MC、AQ,設公共弦AB與直線OM相交于點G,由正五邊形求得∠AMB和∠BAC,再利用AB是公共弦,OM⊥AB,∠AMO=36°,從而求得∠AOM=∠AMO,在求證△MAQ∽△MOA,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
解答:精英家教網解:(1)過點M作MN⊥AC,垂足為N,
AN=NC=
1
2
y
,
由題意得:PM⊥AB,又AB是圓O的直徑,
∴OA=OP=1,
∴∠APO=45°,PA=
2
,
PN=
2
+
1
2
y
,
在Rt△PNM中,cos∠NPM=
PN
PM
,
又PM=1+x,∠NPM=45°,
cos45°=
2
+
1
2
y
1+x
=
2
2
,
∴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y=
2
x-
2
(x>1),

(2)設圓M的半徑為r,
∵OA⊥MA,
∴∠OAM=90°,OM=
r2+1

又∵△OMA∽△PMC,
∴△PMC是直角三角形.
∵OA=OP,MA=MC,
∴∠CPM、∠PCM都不可能是直角.
∴∠PMC=90°.
又∵∠AOM=2∠P≠∠P,
∴∠AMO=∠P,
即若△OMA與△PMC相似,其對應性只能是點O與點C對應、點M與點P對應、點A與點M對應.精英家教網
AM
PM
=
AO
MC
,即
r
1+
r2+1
=
1
r
,解得r=
3
,
從而OM=2,
∴OM=2,圓M的半徑為
3


(3)假設存在⊙M,使得AB、AC恰好是一個正五邊形的兩條邊,
連接OA、MA、MC、AQ,設公共弦AB與直線OM相交于點G
由正五邊形知∠AMB=∠AMC=
360°
5
=72°
,∠BAC=108°,
∵AB是公共弦,
∴OM⊥AB,∠AMO=36°,
從而∠P=18°,∠AOM=2∠P=36°
∴∠AOM=∠AMO
∴AM=AO=1,即圓M的半徑是1,
∵OA=OQ=1,∠AOM=36°
∴∠AQO=72°
∴∠QAM=∠AQO-∠AMO=36°
∴△MAQ∽△MOA,
AM
OM
=
MQ
AM

∵AM=1,MQ=OM-1
1
OM
=
OM-1
1
,解得:OM=
5
2
(負值舍去)
OM=
5
+1
2

所以,存在⊙M,使得AB、AC恰好是一個正五邊形的兩條邊,
此時的OM=
5
+1
2
,圓M的半徑是1.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兩圓相交的性質,正多邊形和圓等多個知識點,綜合性很強,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屬于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3、司機在駕駛汽車時,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踩下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之后還會繼續(xù)行駛一段距離.我們把司機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汽車停止所行駛的這段距離叫“剎車距離”(如圖).
已知汽車的剎車距離s(單位:m)與車速v(單位:m/s)之同有如下關系:s=tv+kv2其中t為司機的反應時間(單位:s),k為制動系數(shù).某機構為測試司機飲酒后剎車距離的變化,對某種型號的汽車進行了“醉漢”駕車測試,已知該型號汽車的制動系數(shù)k=0.08,并測得志愿者在未飲酒時的反應時間t=0.7s
(1)若志愿者未飲酒,且車速為11m/s,則該汽車的剎車距離為多少m(精確到0.1m);
(2)當志愿者在喝下一瓶啤酒半小時后,以17m/s的速度駕車行駛,測得剎車距離為46m.假如該志愿者當初是以11m/s的車速行駛,則剎車距離將比未飲酒時增加多少?(精確到0.1m)
(3)假如你以后駕駛該型號的汽車以11m/s至17m/s的速度行駛,且與前方車輛的車距保持在40m至50m之間.若發(fā)現(xiàn)前方車輛突然停止,為防止“追尾”.則你的反應時間應不超過多少秒?(精確到0.0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O的半徑為2,點A的坐標為(-4,0),點B為⊙O上的動點,以AB為邊向外做正方形ABCD.
(1)當點B在y軸的正半軸上時,如圖2,求點C的坐標.
(2)當直線AB與⊙O相切時,求直線AB的解析式.
(3)設動點B的橫坐標為m,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S,求出S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判斷正方形ABCD的面積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司機在駕駛汽車時,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踩下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之后還會繼續(xù)行駛一段距離.我們把司機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汽車停止所行駛的這段距離叫“剎車距離”(如圖).

已知汽車的剎車距離s(單位:米)與車速v(單位:米/秒)之間有如下關系:s=tv+kv2,其中t為司機的反應時間(單位:秒),k為制動系數(shù).某機構為測試司機飲酒后剎車距離的變化,對某種型號的汽車進行了“醉漢”駕車測試,已知該型號汽車的制動系數(shù)k=0.1,并測得志愿者在未飲酒時的反應時間t=0.5秒.
(1)若志愿者未飲酒,且車速為15米/秒,則該汽車的剎車距離為
30
30
米.
(2)當志愿者在喝下一瓶啤酒半小時后,以15米/秒的速度駕車行駛,測得剎車距離為52.5米,此時該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
2
2
秒.
(3)假如該志愿者喝酒后以10米/秒的車速行駛,反應時間即第(2)題求出來的量,則剎車距離將比未飲酒時增加多少?
(4)假如你以后駕駛該型號的汽車以15 米/秒的速度行駛,且與前方車輛的車距保持在42米至50 米之間.若發(fā)現(xiàn)前方車輛突然停止,為防止“追尾”.則你的反應時間應少于多少秒?
(5)通過本題的數(shù)據(jù),談談你對“酒駕”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司機在駕駛汽車時,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踩下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之后還會繼續(xù)行駛一段距離.我們把司機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汽車停止所行駛的這段距離叫“剎車距離”(如圖).
已知汽車的剎車距離s(單位:米)與車速v(單位:米/秒)之間有如下關系:s=tv+kv2其中t為司機的反應時間(單位:秒),k為制動系數(shù).某機構為測試司機飲酒后剎車距離的變化,對某種型號的汽車進行了“醉漢”駕車測試,已知該型號汽車的制動系數(shù)k=0.1,并測得志愿者在未飲酒時的反應時間t=0.5秒
(1)若志愿者未飲酒,且車速為10米/秒,則該汽車的剎車距離為
米;
(2)當志愿者在喝下一瓶啤酒半小時后,以15米/秒的速度駕車行駛,測得剎車距離為52.5米,此時該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
秒.
(3)假如該志愿者當初是以10米/秒的車速行駛,則剎車距離將比未飲酒時增加多少?
(4)假如你以后駕駛該型號的汽車以10米/秒至15 米/秒的速度行駛,且與前方車輛的車距保持在42米至50 米之間.若發(fā)現(xiàn)前方車輛突然停止,為防止“追尾”.則你的反應時間應不超過多少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1,已知⊙O的半徑為2,點A的坐標為(-4,0),點B為⊙O上的動點,以AB為邊向外做正方形ABCD.
(1)當點B在y軸的正半軸上時,如圖2,求點C的坐標.
(2)當直線AB與⊙O相切時,求直線AB的解析式.
(3)設動點B的橫坐標為m,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S,求出S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判斷正方形ABCD的面積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作業(yè)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