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x+1)3=500.
考點:立方根
專題:
分析:直接利用立方根的定義求出即可.
解答:解:∵(x+1)3=500,
∴x+1=
3500
,
解得:x=-1+5
34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立方根,正確把握立方根的定義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點(m,2),(n,3),(q,-5)在反比例函數(shù)y=
-k2-1
x
的圖象上,則m,n,q的大小關系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ACB=90°,點D為AB的中點,點E為AC下方一點,AE∥BC且CE⊥CD于點C.
(1)若AC=6,BC=8,求CD的長;
(2)過點D作FD∥EC,交EA延長線于點F,連接CF,求證:EF+AF=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地相距180km,一輛慢車從甲地開往乙地,速度為60km/h,1h后一列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快車為了與慢車同時到達乙地,則快車速度應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a2•(-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汽車在一段坡路上往上行駛,上坡速度為每小時20千米,下坡速度為每小時30千米,則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點的初始位置位于數(shù)軸上的原點.現(xiàn)對A點做如下移動:第1次從原點向右移動1個單位長度至B點,第2次從B點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至C點,第3次從C點向右移動6個單位長度至D點,第4次從D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長度至E點,…,依此類推,這樣,
(1)移動1次后該點到原點的距離為
 
個單位長度;
(2)移動2次后該點,到原點的距離為
 
個單位長度;
(3)移動3次后該點到原點的距離為
 
個單位長度;
(4)試問移動n次后該點到原點的距離為多少個單位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距離相等.(請畫出圖形并寫出已知、求證及證明過程)
已知:如圖,在等腰△ABC中,
 

求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O的直徑AB與弦CD相交,∠ACD=60°,則∠B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