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等邊△ABC中,AB=4,D是BC的中點,將△ABD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ACE,那么線段DE的長為
 
考點: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
專題:
分析:由等邊△ABC中,AB=4,D是BC的中點,根據(jù)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與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長,又由將△ABD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ACE,易得△ADE是等邊三角形,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等邊△ABC中,AB=4,
∴BC=AB=4,
∵D是BC的中點,
∴BD=CD=
1
2
BC=2,AD⊥BC,
∴AD=
AB2-BD2
=2
3
,
∵將△ABD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ACE,
∴AD=AE,∠DAE=60°,
∴△ADE是等邊三角形,
∴DE=AD=2
3

故答案為:2
3
點評:此題考查了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以及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此題難度不大,注意掌握旋轉(zhuǎn)前后圖形的對應關系,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1440°,則過這個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可以作
 
條對角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x-2y=1,則3-4y+2x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根1m長的繩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繩子長為am,則a的值為(  )
A、
1
8
B、±
1
8
C、
1
64
D、以上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閱讀材料,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x軸上兩點A(x1,0),B(x2,0)的距離記作AB=|x1-x2|是平面上任意兩點,我們可以通過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來求AB間的距離,如圖,過A,B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AM1、AN1
BM2、BN2,垂足分別是M1、N1、M2、N2,直線AN1交BM2于點Q,在Rt△ABQ中,AQ=|x1-x2|,BQ=|y1-y2|,
∴AB2=AQ2+BQ2=|x1-x2|+|y1-y2|2=(x1-x2|2+(y1-y22
由此得到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任意兩點A(x1,y1),B(x2,y2)間的距離公式為:AB=
 

(1)直接應用平面內(nèi)兩點間距離公式計算點A(1,-3),B(-2,1)之間的距離為
 
;
(2)利用上面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A(0,3),B(4,1),P為x軸上任一點,則PA+PB的最小值和此時P點的坐標;
(3)應用平面內(nèi)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代數(shù)式
x2+(y-2)2
+
(x-3)2+(y-1)2
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的相反數(shù)是
 
,-
3
2
的倒數(shù)是
 
,|-
1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以點O為支點的杠桿,在A端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起,當杠桿OA水平時,拉力為F;當杠桿被拉至OA1時,拉力為F1,過點B′作B1C⊥OA,過點A1作A1D⊥OA,垂足分別為點C、D.在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把所有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都填在橫線上).
①△0B1C∽△0A1D
②OA•OC=OB•OD
③OC•G=OD•F1
④F=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給出下列命題: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假命題的個數(shù)為( 。
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兩邊長為3和4,則第三邊長為5;
②三角形的三邊a、b、c滿足a2+c2=b2,則∠C=90°;
③△ABC中,若∠A:∠B:∠C=1:5:6,則△ABC是直角三角形;
④△ABC中,若 a:b:c=1:2:
3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且|a|=3,|b|=5,則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