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AB=6,AC=8,BC=10,點D、E分別是邊AC、AB上的動點,以DE為直徑作⊙O.
(1)如圖1,如果DE為△ABC的中位線,試判斷BC與⊙O的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2)在BC與⊙O相切的條件下,
①如圖2,如果點A與點E重合,試求⊙O的半徑;
②如圖3,如果DE∥BC,試求⊙O的半徑;
③求⊙O的半徑的最小值(直接寫出答案).
作業(yè)寶

解:(1)⊙O與BC相交.理由如下:
如圖1,過點E作EF⊥BC于點F.
∵DE是△ABC的中位線,
∴DE∥BC,DE=BC=5,BE=AB=3,
∴⊙O的半徑為,DE與BC間的距離就是EF的長度.
∵sin∠B==,即=,
∴EF=

∴⊙O與BC相交;

(2)①設(shè)⊙O半徑為r1
∵⊙O與BC相切,
∴OF⊥BC.
∵Rt△COF∽Rt△CBA,
=,即=,
∴r1=3,即⊙O半徑為3;
②設(shè)⊙O半徑為r2
∵BC與⊙O相切,
∴OF⊥BC. 
過點A作AH⊥BC交DE于G,交BC于點H.則GH=OF=r2
AB•AC=BC•AH,即6×8=10×AH,
∴AH=
∵DE∥BC,
∴△AED∽△ABC,
=,即=,
=
解得.r2=,即⊙O半徑為
③連接OA.要使得⊙O半徑最小,則要OA+OF最小,此時,A,O,F(xiàn)三點共線且A,O,F(xiàn)所在直線垂直于BC.
即AO+OF=,
即⊙O半徑最小為:(AO+OF)=

分析:(1)如圖1,過點E作EF⊥BC于點F.利用兩平行線間的距離的定義知EF即DE與BC間的距離,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求得⊙O的半徑,然后通過比較EF與⊙O的半徑的大小關(guān)系即可確定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
(2)①設(shè)⊙O半徑為r1.根據(jù)相似三角形Rt△COF∽Rt△CBA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即=,易求r1=3;
②作直角三角形ABC斜邊上的高線AH.利用相似三角形△AED∽△ABC的對應(yīng)高線之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質(zhì)列出比例式=,即=,易求r2=;
③當(dāng)AF⊥BC,即A、O、F三點共線時,⊙O的半徑最。
點評:本題考查了圓的綜合題.注意: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解直角三角形、切線的性質(zhì)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上高線之比等于相似比”等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在本題的解答過程中的綜合運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如圖,在△ABC中,∠BAC=45°,現(xiàn)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30°至△ADE的位置,使AC⊥DE,則∠B=
75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ACB=90°,AC=BC=1,取斜邊的中點,向斜邊作垂線,畫出一個新的等腰三角形,如此繼續(xù)下去,直到所畫出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ABC的BC重疊,這時這個三角形的斜邊為
(  )
A、
1
2
B、(
2
2
7
C、
1
4
D、
1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如圖,在△ABC中,DE∥BC,那么圖中與∠1相等的角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AB=AC,且∠A=100°,∠B=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4、如圖,在△ABC中,AB=BC,邊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BC于點E、D,若BC=10,AC=6cm,則△ACE的周長是
16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