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小能用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個裝置,研究不同物質(zhì)的熱學性質(zhì).三圖中燃料的質(zhì)量相同,燒杯內(nèi)液體的質(zhì)量和初溫也相同.

(1)放置溫度計時要注意的事項是(寫出兩點)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小芳用甲、乙兩圖進行實驗是為了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
(3)為了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必須選擇甲、丙兩圖進行實驗.燃料a、b全部燃燒完所用的時間分別為8mim、10mim,且液體都未沸騰.若同時加熱,你認為記錄并比較兩支溫度計示數(shù)的最合理的時刻是D.
A.5mim時    B.8mim時     C.10mim時    D.各自剛燒完時.

分析 (1)溫度計的使用規(guī)則: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分析甲乙兩圖的區(qū)別,液體的種類不同,用相同的燃料來進行加熱,通過溫度的變化可得知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或比熱容);
(3)要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必須選擇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燃料加熱相同種類的液體.

解答 解:(1)放置溫度計時要注意: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甲、乙兩圖,燃料相同,被加熱的物質(zhì)種類不同,通過溫度計的變化情況可知該實驗是為了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或比熱容);
(3)甲、丙兩圖,被加熱的物質(zhì)相同,燃料的種類不同,通過溫度計的變化可以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
要能夠比較兩種燃料的熱值,需燃燒質(zhì)量相同的兩種燃料,所以應(yīng)將兩種燃料均燒完,即D正確.
故答案為:(1)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吸熱能力(或比熱容);(3)甲、丙;D.

點評 此題將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及不同燃料熱值的探究實驗結(jié)合在一起,很好的體現(xiàn)了控制變量法的應(yīng)用,要注意探究過程中應(yīng)該控制的變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以后,輕輕搖晃燈泡,有時可以將斷了的燈絲搭接上.假如將這只燈泡再裝到燈座上,與原來相比,燈泡是亮些還是暗些?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對下列常見現(xiàn)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B.冬天腌制臘肉需要較長的時間,說明分子在低溫下沒有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C.炒菜的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
D.圍火取暖,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為了比較水和某種液體的吸熱能力,某同學在2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水和某種液體,將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放在燒杯中分別對水和某種液體加熱,并用相同的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水和某種液體的溫度.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體積/mL初溫/℃末溫/℃加熱時間/min
20020405.5
某液體20020403
(1)實驗中用到的電加熱器規(guī)格相同,這里所說的規(guī)格相同主要是指電加熱器的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相同.
(2)該實驗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吸熱能力比某種液體強,原因是無法判斷水和某種液體質(zhì)量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并且地面溫度低于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而形成的白色結(jié)晶,這個過程水蒸氣要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明同學在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室中獲得以下實驗數(shù)據(jù).
(1)計算電阻的大小,填入表格中.
(2)分析三次測量中電阻的大小,說明這種特點的原因:電阻的大小受溫度影響.
實驗序號123
U/V246
I/A0.150.20.25
R/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某校在100米直道賽跑,起跑點的發(fā)令槍,鳴槍表示比賽開始.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問:
(1)聲音傳播到100米終點的時間為多少秒?
(2)終點線的裁判員應(yīng)該是看到“起點的發(fā)令槍冒出的煙”就開始計時,若有一裁判員聽到聲音才開始計時,得出某運動員的成績是13秒,則這位運動員實際成績是多少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小明為測量蝸牛的爬行速度,他讓一蝸牛沿刻度尺爬行.蝸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圖所示),距離為2.20cm,共用時20s,則蝸牛爬行的平均速度為1.1×10-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

(1)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將燭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與原來相比仍完整(選填:“原來一半”或“仍完整”).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選填:“上”、“下”、“左”或“右”);
(2)在保持(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縮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
(3)在上述探究括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 (選填:“>”、“<”或“=”).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0-2L(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