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估測值中,不符合實際的是( 。
A.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17cm
B.某一路段汽車限速600km/h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
D.正常人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約為70次/分

分析 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

解答 解:A、新鉛筆長度約17cm,故A符合實際.
B、汽車限速一般為60km/h--120km/h之間,故B不符合實際.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故C符合實際.
D、正常人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約為70次/分,故D符合實際.
故選B.

點評 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杠桿上每格等距,每個鉤碼重0.5N;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上翹,應將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一些(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
(2)實驗中有6個鉤碼,調(diào)節(jié)好杠桿后,在杠桿左邊距離支點2個格的B處掛了4個鉤碼.為使杠桿平衡,應在杠桿右邊D處掛2個鉤碼.
(3)實驗中改變支點兩端的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用同樣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熱傳遞過程中( 。
A.內(nèi)能大的物體向內(nèi)能小的物體傳熱
B.內(nèi)能大的物體把溫度傳給內(nèi)能小的物體
C.溫度高的物體把溫度傳給溫度低的物體
D.溫度高的物體把熱傳給溫度低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對以下運動的描述中,不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是( 。
A.夕陽西下B.地球同步衛(wèi)星靜止不動
C.汽車飛快地行駛D.月亮在云中穿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甲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
(1)該實驗能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速度的關系.
(2)該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在B(選填“A”或“B”)位置時的動能,該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zhuǎn)化而來的.
(3)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不能(能/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6)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兩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的位置滾下(mA<mB,hA>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根據(jù)SA>SB,證明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越大.小紅認為他這樣設計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有問題,理由是:沒有控制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你一定聽說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吧?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后,便驕傲地睡大覺.當它睡醒后才發(fā)現(xiàn),烏龜已經(jīng)爬到了終點.關于這個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
B.以兔子為參照物,烏龜是運動的
C.兔子在睡覺時肯定是靜止的
D.烏龜?shù)钠骄俣缺韧米拥钠骄俣刃?/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人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根據(jù)如圖給出的路程-時間的圖象和圖表資料,由圖象可知運動最快的是E段(選填圖中的字母),這段的速度是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2015年,林書豪被交易到黃蜂,喬丹是老板的球隊,在深圳的那場比賽他得分很厲害.在比賽過程中,他投出去的籃球能夠繼續(xù)飛行,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籃球在飛行中運動方向不斷改變,這是由于籃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忽略空氣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jié)論:聲音是由于振動產(chǎn)生的.
(2)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發(fā)出很大的響聲,但是他看到桌子幾乎沒有振動,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你的改進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用力敲桌子,觀察紙屑振動的幅度;
(3)小明、小華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
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物質(zhì)做媒介;
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物質(zhì)做媒介;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如右圖,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手機鈴聲越來越。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纱爽F(xiàn)象可以推理:猜想①是正確的.
(4)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
A、提出猜想假設; B、分析歸納;  C、得出結(jié)論;  D、實驗研究;E、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你認為小明他們的第二個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EADBC(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