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同一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則:
.
(1)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的________相同,比較小車經(jīng)過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面運動距離遠近的物理研究方法叫:________。
(2)結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進得越遠。
(3)推理: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____________。因為小車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________而總結歸納出來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4月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面四個圖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錯誤的是( )
A. 圖甲,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B. 圖乙,飲料上升到嘴里是吸力的作用
C. 圖丙,氣體的壓強與它的流速有關系
D. 圖丁,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實驗,將同一個壓強計放入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將壓強計的金屬盒的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中兩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變,這個現(xiàn)象說明:在同種液體內(nèi)部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若將金屬盒向下移動,則U形管中兩液面的高度差將 。填入正確的是( )
A. 相等 變大
B. 相等 不變
C. 相等 變小
D. 不相等 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有關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頭球攻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 用力拉弓,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 用力向后劃水,皮劃艇才能前進,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雞蛋敲在石頭上,雞蛋殼破碎了,說明雞蛋對石頭的力小于石頭對雞蛋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8V,燈泡L上標有“10V 5W”字樣,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15V,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200Ω,定值電阻R0=20Ω。求:
(1)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通過的電流。
(2)只閉合S和S2,且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點位置時,燈泡的實際功率。
(3)只閉合S和S1,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求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阻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明設計了一個道路限載報警器,原理如圖甲,R0是變阻器,R是壓敏電阻,R的電阻大小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如圖乙,當超載車輛通過壓敏電阻時,限載報警器就會報警。
(1)調(diào)試好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當超載車輛通過時,限載報警器會_______(選填“燈亮”、“鈴響”)
(2)交通主干道的抗壓能力一般比村道路要強得多,若把村道路限載報警器應用到主干道,就要適當調(diào)高報警器的限載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或者____(選填編號)。
A.把變阻器R0滑片適當左移
B.把電源1的電壓適當增大
C.把彈簧AB的A端適當左移
D.把電磁鐵C適當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模擬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兩只小燈泡上分別標有甲“6V 3W”、乙“4V 2W”字樣,現(xiàn)在把它們按不同方式接在不同電路中.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 若把它們串聯(lián)在10V電路中,兩只燈泡恰好都能正常發(fā)光
B. 若把它們串聯(lián)在10V電路中,兩只燈泡都不能正常發(fā)光
C. 若把它們并聯(lián)在6V電路中,只有甲燈泡能正常發(fā)光
D. 若把它們并聯(lián)在4V電路中,只有乙燈泡能正常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qū)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你在冰面上行走時,突然發(fā)現(xiàn)腳下的冰即將破裂,你應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B. 站立不動
C. 趕快向岸跑去 D. 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爬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